第55屆 研經會 第3講

第三講 觀察人生的虛空

經文: 傳道書 3:1-5:7

上面我們看見作者所羅門王對人生的體驗和感受,並勸勉讀者如何過討神喜悅的生活。今天我們看看他對人生的觀察是怎樣的,從(三章1節至五章1節)

 

第一方面的觀察,傳道者指出人生既然事事有定時,我們何必勞碌呢?甚麼事也在神的手中,我們不需要勞苦,使自己得著許多。耶利米的禱告說:「耶和華阿,我曉得人的道路,不由自己,行路的人,也不能定自己的腳步。」(耶十23)但以理書二章21節也說:「他改變時候、日期、廢王、立王;將智慧賜與智慧人,將知識賜與聰明人。」有一本著名小說《苦帕》,提及法國一貧苦少女,後來成為法國著名宮廷貴婦;不幸漸漸命運改變,墮落成為一個窮困,不受注意的女人。故此你雖然爬得很高,始終也歸回原位。萬物皆有定期,所以毋須用自己的方法來經營勞碌,這是傳道書作者對人生虛空的觀察。

 

第二方面的觀察,(三章10節至15節),這段經文總意,指出人不能超越神,雖然唯物主義者高唱人定勝天;但並不表示人勝過神!他們把天比作神,其實天是指自然界。傳道書作者在這裏並不把自然界看作神。他說:「神造萬物」,神將永生放在人的心裏;所以人有不滅的靈魂,既然神能將永恒賜給人,祂自己就是永恒。整個宇宙都是神的創造,人是被造物,神是創造主,人怎能勝過神?我們常說:「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」人可以在地上盡其努力,但若神不批准,也是徒然。

 

在這段經文中,作者有下列幾個觀點的觀察,值得我們留意。

 

1.「我見神叫世人勞苦,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。」(三10)神叫人勞苦,目的叫人在其中受經練。既已經練,就會在人生的勞苦中而感到虛空;然後可以教導別人知道自己是有限的,人不能想得甚麼,便得甚麼。盼望與事實不是一樣的,所以神讓人勞苦,是要教訓人,使人在當中得著益處。若我們不是勞苦擔重擔,便不需要到神面前得安息。古語云:「勞則忘,逸則淫。」大衛犯罪時正是太陽平西方起床。

 

2.「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,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,人不能參透。」(三11),人雖然為萬物之靈,仍然是有限的,不能完全明白神的作為;人雖然是聰明,但在許多事情上仍是無知。例如為何好人會受苦,惡人會興盛;有時候我們實在不會明白。

 

3.「現今的事早先就有了,將來的事早已也有了,並且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。」(三15),這裏是回應,(一9-11)但在這裏加添了一個新的意思;神使已過的事重新再來,日光之下無新事。可見神怎樣作,我們人不能改變,也不可以敵對。根據以上的觀察,傳道書作者指出人不能勝過神。

 

第三方面的觀察,(三章1622),這段聖經指出人與野獸是沒有分別的,作者指出主持公義的人沒有公義,(三16-18)好像野獸一樣。弱肉強食,適者生存;誰好勝詭詐,便可生存。所以主持公義的,卻沒有公道;簡直是衣冠禽獸,在歷史上可以看見有許多的冤獄。今天報載,日本有一男子坐了三十四年監後,才發現他是清白的,這是何等冤枉。舍弟在法庭做事,他說:「打官司是屬於有錢人家的,窮人多是敗訴的。」在世界上最講公義的地方,可能是最無公義的地方,難怪作者說人生是空虛的。作者也在(三19-22)指出人與野獸一樣,也會死亡。他觀察看見,人與野獸差不多,人有獸性,也會死亡。

 

另外,在第四章作者觀察,人許多不愉快的經驗,是沒有公平的。

 

1.(四1-3)上文看見在審判的地方沒有公義,現在指出在人與人之間是沒有公平的。有人生經驗的就會體會到,人與人之間講求利益,卻沒有公平;人受欺壓,得不到安慰;奇怪的是那樣欺壓人的,自己也得不到安慰。故此作者指出,不如不做人更好,連傳道者也有這樣的感受。

 

2.(四4-6)人另外在處處都有嫉妒,當別人看見你比他好的時候,便眼紅起來。嫉妒會令人殺人,該隱殺亞伯,因為他嫉妒神悅納兄弟之祭品。掃羅王追殺大衛,嫉妒他的英勇又為百姓所愛戴。我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,曾考取第一名,讀六年級時來了一個插班生;當我取書本閱讀時,他總是騷擾我;其實他比我聰明得多,但卻嫉妒我。可見小小年紀,也會嫉妒人。

 

第四方面的觀察,(四7-12),有人用這段聖經來支持結婚的好處;其實這段經文不是指結婚,乃是指出人有孤單的時日,孤單是很難忍受的。俗語說:「獨食難肥」從這話亦可以意味到孤單的滋味。一次在報章報導美國有一個富翁,家財有三十億美元之多;但這人悲嘆自己孤單寂寞,到五十五歲時,仍然獨身。有許多女人可能因他有錢,才會喜歡他,故此他不信任女人。他有許多別墅和勞斯萊斯名貴汽車,但沒有人與他共享,他向記者說:「雖然我很富有,但仍是形單影隻」,他非常孤寂憂傷。

 

(四13-16),這裏指出名望是短暫的,當你離開世界後,別人便會忘記你。考古學家及歷史學家,可以讓我們看見世上有許多歷史的偉人,但仍然有許多有名望的人因著他們的過去,竟然被人遺忘了。

 

第五方面的觀察,虛有其表的宗教生活。(五1-7)當一些宗教人士有宗教外表而無實質的時候;不單令人厭煩,連神也厭煩。有些時候,那些心口不一的人,會成為別人信主的攔阻。有一間教會的一位執事,擔任許多事務,崇拜時擔任招待;講道時卻坐在最後一排,與別人談話。講員請會眾打開聖經,他因老花眼,把聖經倒轉來看;我坐在他旁邊,不勝其擾,實在令人厭煩。所以五章1節提醒我們要小心自己的行為,先知撒母耳對違命的掃羅說:「聽命勝於獻祭,順從勝過羔羊的脂油。」虛偽的宗教生活,在這裏指出特別在言語方面顯露出來,言語最容易顯出自己的愚昧。箴言用許多篇幅,教導我們怎樣表達言語;雅各書的作者也指出,假如我們在言語上沒有過失,我們便是完全人。多言多語,容易得失,令人厭煩。

 

我們也要小心對神的言語。比如許願,作者指出許願不還願,不如不許,因為會令神發怒,祂會敗壞你手所作的。故此,我們若在神面前許願,要儘快償還。我的神學院有一位同學,他撞車昏迷,醒來時向神禱告許願奉獻給神。痊癒後,便進入神學院讀書;可惜他神學畢業後,卻不作傳道。我為這同學很擔心。一個許願而不還願的人,一生必不亨通。

 

我們看見傳道者對人生多方面的觀察,得出結論,看見人生不甚美好可愛。神藉使徒約翰教導我們,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。今天盼望我們思想,究竟世界對我們有甚麼的吸引?讓傳道書的內容對我們說話。他智慧的觀察,因這世界真正不可靠,也不可以長存,這樣多的麻煩和痛苦,我們何必費盡力去爭取這個世界。耶穌說:「人若賺得全世界,卻喪失自己的生命,有甚麼益處呢?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?」生命是最寶貴的。其實傳道者對人生不是完全悲觀,在(三12-1422),讓我們看見一線曙光,特別(五章7節)「你只要敬畏神」,(三章14節),「我知道神一切所作的,都必永存,無所增添,無所減少;神這樣行,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。」所以作者為我們提出一個對策,既然我們活在這個虛空的世界裏,難道過虛空的人生,只要我們敬畏神。敬畏神就是很尊重神,每件事讓神居首位,以神的意思和旨意為依歸。歸榮耀給神!在神面前謙卑,讓神教導我們如何做人;如何走人生的道路,這樣就是敬畏神。很多時候,我們會發疑問,自己知道神是好的,但怎能產生一個敬畏神的心?傳道書作者教我們一個方法。(三章11節)「神造萬物,各按其時成為美好,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裏。」這裏指出神是創造宇宙的主宰,創造人類的神,祂統管我們的生命。當我們有這種思想時,自然可以產生敬畏神的心。當我們面對神的偉大,便會看見自己的微小。人不能參透,這裏不是指神是神秘的,無論我們如何尋求?人也是不知的,其實聖經是神的啟示,神願意我們認識祂。作者乃是指出神是偉大無比,儘管我們說認識神,也只是多少而已,已足夠我們去敬拜祂。當我們認識祂的偉大,也會在祂面前屈膝敬拜。(三章14節):「我知道神一切所作的,都必永存。」神是永存的,人卻很短暫,神的作為是完全的,人的作為卻是有瑕疵的,假如我們認識神的安排最好,祂是完全的,我們便會在祂面前屈膝敬拜。幾年前我在宣道會一份刊物中,看見南越一信徒,他的家園被北越炸毀,但他卻站在瓦爍前,低頭稱頌神。我相信他認識神是位不會做錯事的神,神既是完全的、偉大的;我們便會產生敬拜和景仰的心。今天在神的教會中,我們不單衹相信神,還要過敬畏神的生活,認識神的偉大;以致我們在生活中,過神要我們過的生活。

 

傳道者繼續提醒我們,除了敬畏神外,我們可以在今生享福喜樂。我們所享受的,是高級的福樂,與普通人的不同,所以基督徒應該是最快樂的人。(三章12節):「我知道世人,莫強如終身喜樂行善。」原來是行善最樂,幫助人是最快樂。另外,(三章22節):「故此,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。」這就是「樂業」,基督徒在自己崗位上樂業,因為這是神的帶領,走在神的旨意中,一定很快樂;見證很自然會流露出來,使人看見基督的美麗。最影響馬丁路得是一個德國修士,叫徒勒爾,他說:「假如我不是修士,而是做鞋匠,我會做出最好和最平的鞋。」今日我們不論做任何工作,一定要做得最好,顯出我們高尚的見證。最後,(三章13節):「並且人人吃喝,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,這也是神的恩賜。」我們可以求神,使我們在吃喝中得到快樂。每次我們食東西時,都覺得很享受,這是何等快樂,這是勞碌中享福的一個實例,我們可以每次在吃喝時,有很好的胃口,很快樂的吃喝;每一天,我們便充滿喜樂。


講員: 劉承業牧師




版權聲明
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,全文未經講者過目,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