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屆 研經會 第2講

第二講 救恩與讚美

經文: 以賽亞書 12:1-6

引言

謝謝曾牧師的介紹。他說我是台灣人,我也不曉得我到底是甚麼人。因為我在美國居住的時間超過我在台灣居住的時間很多了。回到台灣,他們說我是美國人。然後我到了中國大陸,他們說我是台灣人。到了美國,他們說我是中國人。所以我到底是甚麼人呢?我們是基督人。不管怎樣,都感謝主。

我相信神興起華人,要華人散播在世界各個角落。這有祂的美意。神興起華人,也興起華人的教會,讓我們有很多跨文化的經驗,讓我們可以服侍跨文化的族群。雖然我們跟那個光景還有一點距離,但是我好像看到,神的手的工作越來越成熟了。就像這幾天我所看到的,在這裡,我聽說有從北京來的,有從浙江來的。我是從台灣來的。還有其他人在世界各地看轉播。

我想,今天在這個世界,其他的族羣大概很難做到這一點。我在這裡不是故意誇獎香港的教會,但這是事實。類似這樣的活動大概只有香港可以做得到。我相信神賞賜我們,神有祂的美意,祂必然會祝福使用。所以我現在非常的感恩,我可以有機會參與這樣的侍奉,大家一同享受神的祝福。

今天早上,我想在以賽亞書的第12章跟大家來分享。這章跟昨天講的第6章有天地的差別,但信息一樣豐富。確實神給以賽亞很多恩賜。這段經文雖然只有短短的六節,但這是一個很關鍵的位置,因為它總結了前面第1章到第12章。

一、第1章到第12章的大略
第1章到第12章是一個完整的段落。它的焦點是關於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前途和救恩。在救恩之前,它要講的是審判,尤其是第5章特別的嚴厲。當你讀第5章,你會覺得猶大國肯定沒救了,因為它違背了神的約,神要向它大大發怒。但即使審判是這樣的嚴厲,神仍然在猶大國為以色列預備了救恩;因為神有憐憫、有恩典,祂仍然為了耶路撒冷、為了錫安存留了救恩。

首先,祂要煉淨耶路撒冷。昨天講了第6章,那裡以賽亞說:「禍哉!我滅亡了!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,住在嘴唇不潔的民當中。」(賽6:5)這樣的信息是很嚴厲的。但是,以賽亞看見了異象───耶和華坐在高高的寶座上。他認罪、他悔改,然後罪得赦免,然後他接受差遣,要向以色列人傳講那些認罪悔改的信息。

但是這個過程是很漫長的,所以以賽亞才說:「主啊,這要到幾時呢?」(賽6:11)耶和華回答說:要到「城邑荒涼,無人居住,房屋空閒無人,地土極其荒涼。並且耶和華將人遷到遠方……」這預言有一天他們要被擄。「……在這境內撇下地土很多。境內剩下的人若還有十分之一,也必被吞滅,栗樹、橡樹雖然被砍伐,樹墩子卻仍然存留。」(賽6:11-13)然後他預言到聖潔的族類,就是以色列人,將來也會這樣子。當你讀完了第6章,你覺得,那到底是有盼望,還是沒盼望?當然有盼望。那一點點的盼望好像樹全部被砍光了,只剩下樹墩子;但時間到了,它會再發芽,會再長樹枝的。這也就是說,他們會被擄,但是會被歸回,回到耶路撒冷。這就是第1章到第12章整個大概的大略。

到了第7章到第10章,你會發現,大部分內容也是審判的信息,那些信息都是相當毀滅性的。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要弄清楚:神的審判並不是為了要消滅。消滅有時候是必要的───審判,是為了救恩;除去,是為了建造;倒空,永遠是為了充滿。你沒有先做前面的,後面做不了。我們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是一樣;誰敢說,我不需要神的修剪,就可以成長了?我說,絕無可能。你不被修剪,你不可能成長的。按這個角度來說,以色列人所遭遇的和我們所遭遇的沒甚麼兩樣。事實上,修得越大,長得越大;剪得越深,長得越好。屬靈生命就是這樣的,沒有例外。所以這就是第12章的一整個簡單的背景。所以,到了第12章,以賽亞用了很高調的讚美結束;這很稀奇,但也是很自然、很必要的。他用感恩讚美的傳揚來做結束。

但是,這一切都是指向末後的日子,因為這裡所講的還沒有完全達到。但是我們已經嘗到了救恩的滋味了。既然神動了善工,祂一定會成就這工,直到祂心裡滿足為止,直到神完全榮耀的更新。這就是第12章所表達的信息。所以在第1節的時候,一開頭就說到「那日」。那是哪一天呢?「就是那一日」。到了嗎?還沒有。我們可能經歷過一點點小小的復興,可是還不是到那日;那一天還在前頭。所以我們期望更大、更榮耀的復興。但是我們還是要經過一些痛苦的修剪,甚至毀滅的過程。這個過程是更新的過程,有說不盡的讚美和感恩。如果我們要用一句話來描寫整個第12章的話,我們用甚麼話好呢?一個字:“Hallelujah”,翻成中文有四個字「哈利路亞」。這就是說,我們要經過很多的苦難,後來神復興我們;不管我們有多辛苦的路,最後都是哈利路亞。可見人人都要讚美,所有經歷的人都要讚美。

第12章是很優美的詩歌,文辭非常的美麗,就算是翻譯成中文還是一樣的美麗,非常感動人。整體來說,這是一首讚美的詩歌,可以分成兩個段落:一個是個人的讚美,一個是羣體的讚美。也就是說,我們不可能只有自己讚美,不跟其他人一起讚美;也不可能整個教會在讚美,自己一個人卻不讚美。所以,個人和羣體都要一起讚美。沒有人例外,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。任何有經歷過神的恩典、嘗試過天恩的滋味的人都一起讚美。這就是這段詩歌對第1到第12章的一個小結論:以色列人在悖逆神,大大觸犯神,但是神終究有恩典。神大大發怒,但祂現在怒氣已經轉消。不單這樣,祂還為百姓預備一個救贖的計劃,所以我們想到要讚美神這樣全備的救恩計劃。

如果你往前看,以賽亞書第5章講的不是這樣的圖畫。「所以耶和華的怒氣向他的百姓發作,祂的手伸出攻擊他們,山嶺就震動,他們的屍首在街市上好像糞土。雖然如此,祂的怒氣還未消,祂的手仍伸不縮。」(5:25)也就是說傷亡無數,死傷無數,雖然如此,祂的怒氣還未轉消。也就是耶和華的怒氣,還沒有消氣呢。「祂的手只伸不縮……」(賽5:25)這句話在以賽亞書講了不止一次。到了第10章,經文重覆了很多次。所以你可以想像當時耶和華的怒氣到底有多大;死傷無數,祂怒氣還沒有轉消呢。但是到第12章,它總結了神的怒氣要向他們轉消。不管神發再大的怒氣,只要人悔改,神就有救恩對我們存留。

這第12章就是人悔改後自然的結果,哈利路亞,要感恩讚美。所以,今天我們被耶穌十字架寶血救贖的人也要有同樣的心態。我們想起我們的過去,看到今天的光景,我們感恩。我們的感恩不只藏在自己心中,而是要傳揚我們的上帝到底有多好。不但要傳揚,你還要見證。你還讓人看見說,你的上帝對你多好,你活得多好啊,那你現在活成甚麼樣呢?所以,今天這首詩歌也是從這三方面可以跟大家分享───要感謝讚美,要傳揚,要見證。

二、蒙恩得救,感謝恩典(12:1-2)
第12章是一個高潮。也就是說,從第1節到第2節,這是你們得救以後,你很自然會感恩,會讚美。它一開頭就這樣說「到那日,你必說……」(賽12:1),這是向個人說話的。他說甚麼呢?他說:「耶和華我要稱謝你,因為你雖然向我發怒,你的怒氣,卻已經轉消(賽12:1)。但是不只是消極的怒氣轉消,也是積極的說你又安慰了我。」(賽12:1)第2節他繼續說:「看哪!神是我的拯救。我要依靠祂,並不懼怕。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,也是我的詩歌,祂也成了我的拯救。」(賽12:2)這短短兩節經文濃縮了數十年的歷史。更嚴謹地說──或者不誇張地說───這樣子講述了將近一千年的歷史。因為第2節就是很有意思的:「我的詩歌,我的力量,我的拯救。」這個是在一千年前已經有人講過的。那是甚麼時候呢?是摩西、米利暗過紅海的時候。他們過了紅海,就在紅海邊上唱詩歌就這樣說:「你是我的力量,是我的詩歌,是我的拯救……」(出12:5)這是一模一樣的字句。如果你熟讀經文,你是個好猶太人。你知道以前祖先有拯救的歷史,你聽到這幾句話你立刻知道:「我記得。當年摩西、米利暗及眾百姓、眾婦女在紅海邊上,講的都是這幾句話。很好啊,當年我們的祖先在紅海邊,怎樣倚靠耶和華不懼怕,我們也這樣倚靠耶和華不懼怕。因為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,是我的詩歌,是我的拯救。」我相信我們今天蒙恩得救的人也可以揣摩這樣的意思。神幫助了摩西,神幫助了大衛,神幫助了保羅,神幫助了彼得,神幫助了戴德生,神幫助了千千萬萬跟我們不認識、但和我們同樣蒙恩的人。我們自己也一樣。所以過去怎樣拯救祂的百姓,今天照樣拯救你跟我。所以這句話是濃縮了歷史。這句話不只是濃縮的幾十年歷史,也是一千年的歷史,也濃縮了幾千年的歷史,簡單扼要、非常清晰地描寫出來神的恩典有多大的慈愛。就好像當年在西乃山上,就算是是經過了敬拜金牛犢的失敗,神大大的發怒,摩西的怒氣不比神小。但是,神怎樣說呢?祂有無盡的恩典和憐憫。在出埃及記第34章這樣說:「耶和華在雲中降臨,和摩西一同站在那裡,宣告耶和華的名。」(出34:5)不要忘記當時他們已經敬拜金牛犢,大大失敗過了。神想要將他們全部擊殺的,甚至摩西的怒氣不會比耶和華的小。但是,耶和華和摩西站在那裡,在他們面前宣告:「耶和華,耶和華,是有憐憫、有恩典的神,不輕易發怒,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。」(出34:6)這就是我們的上帝。即使失敗到這樣一個無可救藥的地步,神對他們還存救恩、憐憫和恩惠。

以賽亞很明白這個道理,因為是耶和華告訴他的。「我的怒氣漲溢,頃刻之間向你掩面,卻要以永遠的慈愛憐恤你。這是耶和華───你的救贖主所說的。」(賽54:8)這裡有一個很強烈的對比:向你掩面是頃刻之間,留給你的慈愛和憐恤卻是永遠之久。若不是這樣,我們不會在這個聽道。千百年來神的教會就是這樣經歷的。如果我們經歷過救恩,我們就會感謝祂;但是神的作為不管是怒氣還是安慰,我們都應該感謝的。以賽亞不是個膚淺的先知;他所認識的神的是非常深刻的,他的神學是我可以研究一輩子的。他這裡所感謝的是怒氣───他感謝怒氣的消失,也感謝神向他來發怒。我相信如果你有一點生命經歷,你大概多少可以體會。

當以賽亞這樣感謝神,他到了神的面前,第一個就是稱呼耶和華。稱呼名字的時候,他帶着很多情感。我的意思不是說,孩子做壞事的時候,家長連名帶姓的叫他。即使是那樣,也是有很強烈的情緒的。聖經裡面經常這樣子。事實上,在以賽亞書第1章到第12章當中,直接稱呼「耶和華」的只有兩次,這裡是一次,就是第6章。他看到耶和華,就想到稱呼耶和華了。所以第1章到第12章,稱呼耶和華就有很強烈的對比。稱謝是因為這位神,我們為祂所做的任何事情都稱謝祂。這話說是容易,但做出來簡單嗎?如果你凡事通達順利,太容易了;但人生不是這樣的。要是不順利、很狼狽的時候、很艱難的時候,甚至是已經很絕望、無路可走的時候,我們還能做嗎?真正考驗的時候是在那個時候。所以,在第6章,以賽亞說「耶和華啊」,那是第一次;現在是經歷完神救恩之後的另一次呼求。所以,在罪惡的捆綁裡面,我們呼求神是應當的,恐怕也是必須的。但是,在蒙恩得救喜樂中,呼求神更是應當的,而且是必須的。因為只有我們的神才可以拯救我們脫離困苦災難。因為只有我們的上帝、只有我們的主耶穌基督,我們才會有救恩的樂歌,所以能憐憫其他的人。我要稱謝你,因為你的怒氣已經轉消。

在短短的六節中,它很具體地總結了前面十二章的主題,怒氣轉消是其中一個重點。但是,有信心的人面對神的怒氣或者神的安慰,我們都感謝。我們有正面的理由,我們有負面的理由、我們有驚喜的理由,我們有消極的理由。但不管是哪一方面,我們都感謝神。我深信,有經歷、有思想過的人對神的認識更深刻、更清楚。這樣也才能夠更加親密、更加深刻地跟隨上帝。當我們知道神的怒氣向我們轉消,我們心中所得到的安慰和喜樂是很難用言語來形容的。我平常不會打孩子的。因為我的爸爸沒有打過我,至少我記得他沒有打過我。我的記憶力應該是不錯的;所謂天之驕子,他捨不得打我,所以我不曉得怎樣打孩子,因為我沒有經驗。有一次,我的孩子做了很嚴重的錯事,所以我就要處罰他。其實我打的也不痛不癢,其實我打他屁股和拍拍屁股差不多。但你知道,孩子有自尊心,他知道爸爸很疼愛他,是不會責罵他的。我才碰到他的屁股,他就哭起來了───他覺得很委屈,他覺得很沒面子,他覺得惹爸爸生氣太難過。很奇怪,他哭,我也哭了,所以父子兩個哭成一團。我家有個習慣:師母跟我有約定,如果有責備,一定要當場和解的。所以他哭,我也哭。會不會再打第二下呢?都已經和解了。因為他覺得爸爸怒氣已經轉消,他抱住我,我抱住他,就哭得更大聲了。那是很奇妙的經歷。當我們知道自己犯錯了,我們回轉向我們的天父。如果天父怒氣轉消,那感覺很難用言語形容的。所以這裡說,「你雖然向我發怒,你的怒氣已經轉消。」不但這樣,你又安慰了我。說不定我們和我們的天父,互相抱着痛哭了。我相信,你在你的生活、生命經歷中都有體會過的。與神同行就是如此。

看第二節,當我們讚美神,我們自然就要倚靠神。這兩者是不可分離的。神是信實的,我們自然信靠祂,我們自然就讚美祂。不但這樣子,我們回想過去的歷史。剛才講過的第二節,用了很多舊的歷史中用的語言,其實用了出埃及過紅海的典故。我想這點非常重要,當我們想起來就改變。我們經歷神的救恩,常常回想就會感恩的。事實上,在聖經裡面,這樣的字句出現的次數太多了。你回去看詩篇,裡面充滿了回想他們出埃及過紅海的經歷。所以當以賽亞說:「看哪!神是我的拯救(賽12:2)」

這讓我們想到出埃及記第15章。當以色列人為逃避埃及的追兵而到了紅海邊上。前面是茫茫大海,後面有戰車有追兵,這是一個生死存亡的關鍵。當時,神為他們分開了紅海,淹沒了埃及的戰車及軍兵,因此以色列人在旁邊擊鼓跳舞歌頌神:「耶和華是我的力量,我的詩歌,也成了我的拯救。」(出12:5)這不就是以賽亞所說的嗎?類似這樣感恩的字句在《聖經》裡面是數不勝數的。神既然救贖了我們,我們當然就依靠祂,而且是單單依靠祂、完全依靠祂。「你看!神是我的拯救,我要依靠祂,並不懼怕。」我想「倚靠」和「並不懼怕」是平行的。也就是說,你不可能只有倚靠,還有懼怕。反過來也一樣。你不能說我很害怕你,但我要依靠你。這樣聽起來有點像黑社會:我很怕你,但是要靠你,我沒辦法。我們的上帝不是這樣的。我既然依靠你,我甚麼都不怕;就是因為我甚麼都不怕,我完全依靠你。所以這兩個是平行的,是相對的,而且是從哪裡開始,我們也不清楚的。反正你不懼怕了,就會全心依靠;全心依靠了,就不懼怕了。事實上,依靠還除去懼怕。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,依靠和愛,就是息息相關,不可切割的。老約翰說過的話是很真實的。約翰一書第4章這樣說:「愛裡沒有懼怕;愛既完全,就把懼怕除去。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,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。」(約一4:18)所以,依靠跟愛是息息相關的。

請大家特別注意一件事情。我們中文的翻譯───新譯本也好,和合本也好——都翻譯成「我要倚靠祂」。其實這裡只要說「我要依靠」就夠了。為甚麼呢?因為原文是這樣說的,沒有「祂」這個字,因為講不講都知道「祂」是誰。不是嗎?你還有誰可以依靠?沒有了,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。所以,在這裡說「我要依靠」。這其實是一個很強烈的字句;也就是說,這句話你不管說甚麼,因為你是上帝,所以我信靠。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嗎?不管是在任何層面,不需要附帶說明,不需要任何條件,在情感上、在個人上、在全體上,無論任何光景,原文都是一個字,翻成中文後變成了三個字:「我信靠」。就這麼簡單。

所以,當我們信心到一個地步,我現在搞不懂這個世界怎樣了,我也弄不懂某某人到底怎樣了,我也弄不懂現在局勢到底怎樣了。我不但不懂,我甚至不喜歡,甚至我很討厭,甚至我很憤怒。但沒有關係;我信靠。就是這裡所講的意思——神是掌權的。愛除去懼怕。我可能很擔心明年會如何;沒關係,我信靠神,終究神是掌權的。就是這裡所說的意思。我想這是重要的,因為祂是神,是唯一的真神。信實、公義、慈愛、憐憫、救恩,數不清的好處都在神裡面,所以我們信靠。這就好像我孩子小的時候,他站在高台上,我叫他跳下來,他想也不想就跳下來。因為他很清楚,我一定會接住他的,而且我還有辦法接住他。事實上他已經不知道跳了幾次了,他不用想,一點都不用躊躇,一點都沒有懷疑。如果你今天站在台上,我站在台下;我說,你跳下來吧。你跳還是不跳?我相信你不會。你看我的樣子,我應該接不住了,你對我沒有信心。如果我在台上,你在台下,你說我跳不跳?我也肯定不跳。因為我對你是沒有信心的。

今天我們跟神的經歷也是這樣的。我們走到今天,領受了神多少的好處、多大的恩典。我們說我信靠,我感謝,我讚美。這就是第1節和第2節所講的:「我們嘗過神救恩的滋味,我們感謝祂,信靠祂。」

三、蒙恩得救,歡喜傳揚(12:3-5)
我們再看第3節和第5節。如果你蒙恩得救,嘗過神救恩的滋味,你一定會歡歡喜喜地傳揚祂的名。「所以,你們必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。在那日,你們要說:當稱謝耶和華,求告他的名;將他所行的傳揚在萬民中,提說他的名已被尊崇。你們要向耶和華唱歌,因祂所行的甚是美好;但願這事普傳天下。」(賽12:3-5)

在這裡,第3節再次提醒我們回到救恩的泉源。這裡有很特別、很突出的比方───打水。這個比方在香港可能不會讓你那麼印象深刻。香港哪裡沒有水呢?這裡不需要新界到九龍運水過來。但在巴勒斯坦那裡,水是非常缺乏的。因為那是一個半沙漠的乾旱地方,水源非常寶貴。我們說「有水決定生,無水決定死」是差不多的。為了水,大家會打架的;為了水,要打仗的;為了水,可能要鬧人命的,流血犧牲的───因為有水是生,無水是死。在這裡用打水的比方是非常強烈、非常貼切的。

不但這樣子,這個比喻也是和救恩的歷史有關的。以色列人出曠野的時候,他們走過的地方到處都沒有水,是個沙漠。那一百萬人、兩百萬人怎樣可以有水喝呢?所以大家記得有兩次盤石出水的事件。摩西在米利巴擊打磐石出水,這個比方在這裡就是有意思的。在米利巴出水的時候,他們是歡然取水,還是吵鬧取水呢?米利巴是甚麼意思?吵架的意思。當然他們已經渴得半死了,誰不爭先恐後?所以他們吵起來,打起來。強壯的人要先喝,那些軟弱的也要多喝,所以叫米利巴。何等的不同?經過神的煉淨、神的工作,以後有一天,他們回到泉源當中歡然取水就是高高興興的、有秩序的、規規矩矩的、感恩的,那才叫歡然取水。所以這裡就是這個意思。

我想這裡還有另外一個影射的意思。真正救恩的泉源在哪裡呢?當然不是沙漠那一塊磐石了。那真正永久的磐石就是我們的基督。祂是我們真正救恩的泉源。所以主耶穌才會這樣應許:「人若喝我所賜的水,就永遠不渴。我所賜的水,要是在他裡面成為泉源,直湧到永生。」(約4:14)我們哪裡有水的泉源?我們只有乾渴。那如果我們喝了耶穌基督,耶穌基督就成為泉源,直湧到永生。所以這樣子,你怎能不歡然取水?藉著主耶穌基督,我們與神和好;藉著耶穌基督,我們以神為樂,歡然取水。我們基督徒生命的目的,就是以神為樂。你以耶和華為樂,你以神為樂。那如果是這樣,到了第4-5節裡,就會傳來神的救恩。

蒙恩得救以後我們應該有很自然的反應,但這裡並不是我們自然的反應。這裡為甚麼是命令呢?不但命令了一次,它在這裡命令了四次。因為第4節用了四個祈使句來表達。新譯本在這裡比較貼切,比較工整。你可以參考新譯本,它說:「要稱謝耶和華,呼求祂的名;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,使他們謹記祂那至高的名。」(賽12:4)我稍微把它再調整一下這四個祈使句。其實「謹記」和「傳揚」意思是一樣的,就是你傳揚了以後,要讓別人記得住,要聽見的人也記得。這是傳揚的意思。所以當我們信主以後,我們蒙神的恩典,我們當然會傳揚。那是我們應當做的事,是我們很歡喜去做的事。但是,我們不單要在基督徒當中彼此傳揚。注意這裡說的傳揚的場景是在哪裡。這裡講了很多次:要在萬民當中,要普天下來傳揚。

以賽亞的信息向來如此───當你得了好處,你要在外邦人當中傳說我們的神是多麼的美善。如果一個人真正經歷了救恩,他會迫不及待地傳揚說,這樣的神到底有多美好。這就是第4節和第5節所講的情況。特別是當我們經過許多的辛苦,就像許多的人經過其他的難處,神替我們都解決,還拯救我們的性命,我們當然高興的不得了,就傳揚不斷了。如果各位沒有記錯,耶穌基督救了好幾個病人,耶穌叫他們不要那麼大聲;但當他越叫他們不要大聲,他們就越要大聲,傳揚耶穌治好了他們的病。

在基督徒的生命當中,我們甚麼時候最熱心傳揚福音?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時刻。很多人一般是信主之後的第一年都是最熱心的。我們應該悔改,回想起初的愛心。我在自己牧養的教會曾經有一個弟兄很優秀。恩典臨到,他信主了,他大發熱心。他說,暑假他要回老家,回去傳福音。這很好,但他知道怎樣傳福音嗎?他甚麼都不懂,哪裡曉得呢?但是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,他帶著九個人信主。當你明白神的救恩,你就會傳揚祂。

四、蒙恩得救,神被尊崇(12:6)
最後一點。若蒙恩得救了,我們就尊主為大。「錫安的居民哪,當揚聲歡呼,因為在你們中間的以色列聖者乃為至大。」(賽12:6)這裡講兩件事:第一,有神同在;第二,神為至大;或者更準確的說,讓我們身邊的人知道神顯為至大
──人看見我的做事、為人,然後明白神在人身上顯大。問題是人怎樣看見神是真的偉大。我們的見證讓人看出來神真是偉大的神。第6節提醒我們,讓我們的見證顯明神是偉大的神。

「你們」原文在這裡是單數的,是陰性的,是女性的意思,可能是指錫安城,也可以是指一個人。在她裡面,在心裡面,尊主為大。我們願意做,因為是事實。如果我們尊重神,尊主為大,我們會看到很多的說法,是我們的看法、我們的說法。所以,實際上我們並沒有尊重神。這是我們信徒的挑戰;我們會失敗。但是不要緊;神的怒氣會轉消。不要緊的,再來一次。我們可以在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。人可以看出我們的主、我們的神在我們身上顯為至大。求神繼續幫助我們。


講員: 呂紹昌牧師
傳譯: 田淑珍傳道
速記: 彭程姊妹




版權聲明
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,全文未經講者過目,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