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屆 研經會 第6講

第六講 失敗的安慰者-比勒達

經文: 約伯記 11:1-20, 20:1-29, 29:1-31:40

我昨天已經介紹約伯三位朋友之中以利法,他是其中最年長,富有同情心,最有屬靈經驗和知識的。他發言開始時是提醒和勸勉,繼之以自己屬靈經歷和知識幫助;他自以為對約伯的勸勉是毫無疑問的,是大有權威的,是約伯不應抗拒的。在(五27)所說的意思,命令約伯須聽他的話,才能得益,不然將受虧損;他自認為真理之言,殊知約伯卻不接受。因此,當他第二次發言時,同情心就減少並轉為嚴厲;並且他重申自己屬靈的經歷。(十五14)是他在第四章所見異象的解釋,再次提醒約伯。

 

有些人屬靈寶貴的經歷和見證多年如一。其實見證不應停留,經歷應該常新。

 

以利法第二次說話時,對約伯有更厲害的責備。他根據他在社會的經歷,(十五17)曾兩次說話,亦不外乎本身經歷和社會見聞,尤以第二次更加嚴重。他說犯罪者的一切,必轉眼成空。(20節)人生路上充滿不安和懼怕,罪惡影響人的心靈和對神的態度。從上述的話語中,足見以利法是個靈程很高深的人。罪惡帶來的痛苦不單是物質方面,也關乎到心靈和態度方面。以利法有相當深入的看見!22節說有罪的人,雖然祈禱、聽道都不適合自己,不信自己能從苦境轉回,罪影響人心靈的力量。以利法看見約伯不斷自艾自怨,訴說痛苦;認為是有罪的現象。他也認為罪影響人對神的態度頑強背逆;痛苦的遭遇對自己軟弱站不起來。我們常見罪大惡極的人最反對神、不怕神、不願悔改。(24-27)以利法把約伯看作沒有希望的人,不聽勸導,反對他就是反對神。這裏我們看到,以利法的判斷雖然錯誤,但道理卻是對的;這是他較比勒達和瑣法高明之處;他們二人雖也講及痛苦與罪有關;但觀念庸俗,只見肉身的痛苦、錢財的損失和家庭的災難,均屬顯而易見的。他們未嘗強調犯罪所受敗壞的影響。

 

以利法第二次勸勉約伯的話,更加嚴厲和深入;希望用濃藥治重病,就知約伯仍無動於中;且越聽越怒。第三次的談話記在廿二章,他至此大怒,溫柔態度盡失,話中開始暗示約伯有罪,說約伯有罪是件事實,現在更進一步明指約伯犯罪。(6-11)以利法作假見證,還以為自己是為真理辯護;說約伯犯貪得無厭的罪,剝奪窮人;(6-7)包庇有權勢的人(8)苦待孤兒寡婦。(9)假冒偽善,遮蓋自己的敗壞。(13-14)以上諸罪可說是富人常犯的,不擇手段、惟利是圖。為爭取地位,專與社會名流過從,冀達名利、地位、權勢全勝的慾望;運用權力壓迫無辜、剝削、虛偽。以利法想像中的約伯正是如此,成見使他把約伯看作個罪大惡極的人;所以他對約伯說:「因此有網羅環繞你,有恐懼忽然使你驚惶;或有黑暗蒙蔽你,並有洪水淹沒你。」(10-11)那時以利法對約伯的態度和初來時完全不同了。我們讀至此,可能有人想,以利法的言談錯誤。其實他的道理是對的,只是應用不當;所以神仍然把它記在聖經。倘若有人在你受苦時,用以利法的話來幫助你,也許可以適用;因為像約伯純正的人極少。以利法的話記在聖經,一方面叫我們勸慰人之時,務必小心,雖是真理良言,也必須適合時宜。另一方面,用屬靈真理的話來光照自己,引導我們避免因犯罪而受苦,得真理之前,從罪的痛苦中解脫。

 

讀約伯記務求細心研讀,不可跳讀;必須連貫細讀才不致錯解其意義。

 

以利法在廿二章說了許多又嚴厲又惡的錯話之後,覺得對待約伯未免太過份;所以最後一段語氣急轉溫柔,述說識主之道。(21-30)言語美麗,極可安慰人;論及認識神的福樂,(21)大有平安。(23)與神建立穩固的人生。(27)禱告蒙垂聽,得神成就凡他所作盡都順利。(28)路上有光,神要把他升高。(29)蒙神拯救。(30)第二方面論及認識神的方法:(1)必須領受神言。(22)從神的話開始,且將神的話藏在心裏。(2)認罪悔改。(23(3)渴慕追求神的話,有飢渴慕義的心。(24-26(4)在神前禱告尋求。

 

聖經多次論認識神的途徑,這位屬靈的長者以利法,也提出認識神的方法。第二個安慰使者比勒達也同樣地失敗,他的同情心不及以利法;他一發言就說約伯的家屬、兒女有罪,所以致死。(八1-7)他形容約伯是個忘記神的人,是不虔敬(應譯為假冒偽善);這樣的人要滅亡。他也明指約伯有罪,與神之間關係有問題,所以受苦。比勒達所根據的是古人的學說,可稱他為學院派的大師。第八章(8-10節)顯示他在真理方面,比古代的人研究得清楚,他是個崇古保守的人。保守不一定是純正,保守是接受古代一切的傳統,過於保守崇古的人常鄙視今世的人膚淺無知。他說:「我們不過從昨天才有,一無所知;我們在世的日子好像影兒。」(9)看今世人生如風,沒有實際的學問在其中;他強調自己的學問最高,是傳統學者中研究最深的人。有的人說話,常引用孔子的話,表示自己學問淵博。比勒達述說古人之話的教訓,說人和神的關係正如蒲草,蘆荻和泥水之關係(11)照古人教訓,人一切禍福都是和神關係的結果,人和神的關係是決定一切事物的因素。以此推論,他認定約伯的根基有問題。比勒達這段話給我們很大的教訓,神是我們一切的根基;無神的人生就沒有根基,行為也沒目標,在永世裏一切皆空。

 

為甚麼所羅門王也說:「虛空的虛空」呢?有人認為他是個花花公子;其實他卻是個很有上進心的人。他大有學問,對國家多有建設;治國有條有理,除了妃嬪太多之外,他樣樣都好;為何他還說虛空的虛空?因為他說:當他年青時忘記了造他的主。沒有根基,所以沒有實際永恒的價值。為何許多人的努力成空?因他不知道真正好的和壞的是甚麼。人都看自己最好,各持己見,以為自己的定義才是對的。其實,凡世上人的定義都不對;惟神的定義才是實在的根基;向著這根基去努力才好。神是我們的好根基;向著這根基也是我們最大的倚靠。在家倚靠父母,在社會上依靠朋友,作工依靠自己;但是這些有時也靠不住。(14-15)唯獨信神,我們找到了奇妙的依靠;因神是全能的神。大衛說:「我依靠神必不懼怕,依靠耶和華強似依賴王子。」倚靠耶和華的人一無所缺,軟弱成為剛強。神是我們最強有力的倚靠,祂愛我們;所以真正信主的人不易灰心,不易絕望;祂成就超乎我們力所能及的事。有神才有方向,才有真正長久的結局;依靠神,則人生好像黎明的光,愈照愈明直至日午。大衛在詩篇廿三篇最後說:「我一生一世,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;」他回憶已往神的恩惠和慈愛,成為他的依靠和幫助。指望將來,他說:「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直到永遠。」他以耶和華家中為他永遠的歸宿。「永遠」對他並非模糊可怕的。

 

比勒達對神有熟悉的知識。他說,凡忘記神的人,好像一陣風吹過,不留痕蹟(18)(羅十一36)也論到我們和神的關係,我們本於祂,祂是我們的根基;依靠祂,祂是我們人生的保障;歸於祂,祂是我們人生的結局;所以,願榮耀歸給祂。

 

比勒達用古人研究屬靈的知識幫助約伯,這段話實在非常美麗;可惜他先決的判斷錯誤,致不受歡迎。他第二次說話,記在十八章,較第八章為短,同時也沒新亮光;因古人的道理已於第八章說盡了,他無以幫助約伯;所以再次引用舊的亮光,把人犯罪的苦果說得更加可怕以恐嚇約伯。他說惡人的苦難難以想像,惡人無論在家、在外;到處有災難,日夜不平安、得怪病、絕子絕孫。(絕後是猶太人最大的咒詛)比勒達此行目的,到底是同情或是無情對待呢?他初來時所懷感情何在?我們從中學習屬靈境界的功課。真理可使人同情,但若錯用真理,就可能成為最無情的人。約伯處於嚴重的創傷中,痛苦難當;所謂屬靈人比勒達如此無情對待,指責約伯罪有應得。

 

求主教我們,曉得自己對真理的領受有限,對人的事,必須祈禱求神給我們客觀的態度去觀察,求神賜給適當的真理去幫助人。

 

人是運用表面的真理,卻反使人遭受其害。

 

當你有此經歷時,勿以為沒有甚麼意義;藉此,或者從神得到真理的新亮光,使你有更好的用處。

 

相信經此一番對約伯的幫助,以利法、比勒達和瑣法三人,在屬靈的見識和助人態度的方法上,得到更大的祝福。我們也學習了許多的功課。


講員: 焦源濂牧師




版權聲明
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,全文未經講者過目,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