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屆 研經會 第1講

第一講 馬太福音導論

兄弟非常感謝主!可以再回到香港來,我在港唸完中學,到美國唸大學的時候纔信主,又在唸研究院的時候纔奉獻做傳道,繼續讀神學,學習牧養教會。我大部份時間,都在德州達拉斯市工作。我在牧會時,已購置很多培靈講道集閱讀。心中很嚮往,渴望有一天能參加港九研經培靈大會。真想不到第一次來參加,便要負責做講員。我對香港的教會認識不深,這次是帶著一個很戰兢的心情來講道,請多為我代禱!

 

今天我們所要研究的,是馬太福音的重要、歷史的背景、目的和主題。我要從四方面來發揮。

 

馬太福音的重要

 

馬太福音不單是新約的第一卷,在新約中佔一重要地位。舊約瑪拉基書預言彌賽亞的先鋒來臨,新約第一卷書就記載他來臨的應驗。所以馬太可說是舊約的續集,是舊約和新約之間的橋樑,也是新約其它書卷的引言。如果我們明白神在世上全盤的計劃,我們就必須讀馬太福音。因為除了馬太書之外,新約其它書卷主要是講及教會的真理,信徒在教會內外生活和事奉的教訓;但是關於教會的開始、存在、目的、將來、都是先從馬太的信息下手,纔會比較清楚。

 

美國著名解經家J.D.McGee說:「新約書卷在次序編排,是經很嚴謹、敬虔和有學問的人慎思明辨編排纔完成。他們將馬太放在廿七卷之首位,可見是非常看重馬太,而勝過其它的書卷。」連反對基督教哲學很出名的哲學家雷那也曾說:「馬太福音,是在基督教中最重要的書卷,沒有這本書,基督教就不堪一擊了。」由此可見本書的重要了。

 

兄弟不是馬太專家,但我對馬太有很大興趣,神賜我三個孩子,大的叫馬太,二女的名字是馬太的女性名詞,第三個兒子是用菲律賓翻譯的馬太,所以我三個兒女皆叫馬太,連我的妻子也叫馬太,可見我是很愛馬太福音,因為這卷書是相當重要之故。

 

馬太福音的歷史背景

 

我認為在這裏先看其歷史背景,對我們很有幫助,因為我們已明白它的重要性,再看其歷史背景,和看其目的,便較為順序合理。馬太的名義是「神的禮物」,馬太又名利未,利未是「聯合」之意。可能馬太是迦百農人,他是猶太人所憎惡的稅吏;歸主後,纔成為主有力的見證人,常常向他的同僚稅吏傳福音。

 

當耶路撒冷教會建立後,使徒便成為教會最重要信仰的權威。凡是有關主生平的問題,使徒可給予官方式的答案。在這時候,他們感覺沒有需要記載主的言行錄,當有問題的時候,便去到使徒集合處尋找答案。但後來教會受逼迫,使徒們便開始注意如果教會被逼關門,或使徒們囚在監裏,教會便無人供給官方教訓來取代他們的權威。特別是當耶路撒冷領袖之一的司提反殉道,又加上(徒十二章)記載希律安提阿帕一世在主後四十四年殘害教會;因這些事實,他們感覺需要將主耶穌的生平記錄下來,特別是要趁使徒還存在的時候。馬太是四卷福音書中最配合歷史的一卷書。我本人相信馬太是當時教會第一本官方記錄,因為當時教會主要成員是猶太人。(徒十五章)論初期的教會開始歡迎外人,於是路加特別寫書給外邦人看,而約翰則是寫書給猶太人和外邦人看。可能當時耶路撒冷教會需要一本專給猶太人看的,有關主言行的官方記錄書。馬太本身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首腦之一,也是十二使徒之一;他跟隨主多年,在使徒中是學問最淵博的;如果教會要寫一本有關主的書籍,相信這職事非馬太莫屬。而且馬太的主題也是教會所關注的,因為福音先要傳給猶太人,然後傳給外邦人,大概這就是馬太的歷史背景了。

 

馬太福音的目的

 

每一本書都有它寫書的特別目的,馬太當然不例外。福音書要藉引證和辨明,來達到它的目的;所以先佈下大局和全書的架構,然後旁徵博引,使讀者容易明白本書的論題。這種按照心中藍圖來完成的方法,是新約很多書卷的特色。前芝加哥神學院院長E.D.Rechen說:「第一世紀文學特色與二十世紀的並不相似;通常二十紀在書中序言中,或在結論時,已清楚指出寫書的目的。但馬太是按照當時第一世紀的習慣,將寫書的特色,放在書的內容裏面,所以讀者要留心尋求,就能獲益。」從馬太的文學修養、句語、用字、主題、主旨和舊約的引用,層次都是很鮮明的。全書引用舊約共一二九次,可見馬太的主要對象是為猶太人;他知道猶太人所關注的是甚麼問題,這是馬太寫書所注重的內容。

 

猶太人處在主降臨的時候,特別關心到天國的降臨;這是神應許給大衛建立的永遠國度。但天國在何時建立和建立的條件是甚麼?這些答案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。馬太福音的重要性,全在乎主題的發揮。但若要明白這書的主題,就必須要逐步來追溯,這是閱讀馬太最大的困難。在謹慎探討下,我們可以看見這書的目的。他將這書的目的撒播在不同章節中。我自己看馬太的時候,看見至少有五個目的;而每個目的都是逐漸發揮下去,再挑選與主題有關的神蹟,來證明其主題。

 

(一)證明耶穌的來臨為了應驗舊約所應許的彌賽亞。神將彌賽亞賜給以色列,透過以色列使全地得福。

 

(二)指出耶穌的降臨,為要在地上建立神在舊約所應許給大衛的國度。(撒下七1-17),神透過先知拿單向大衛說話,這段經文指出:「大衛之約」、「家」、「國」、「位」,這段思想再出現在(路一26-33)。

 

(三)解釋耶穌在地上建立國度的經過,及如何遭拒絕。

 

(四)主耶穌不能在當時建立這國度,要待他第二次再臨纔可以建立。(太廿四、廿五章)「橄欖山論題」,說明主第二次再來的目的。

 

(五)在主未建立國度之前,在這兩次降臨的過渡時期;說明主給予門徒的使命是甚麼?神的計劃是甚麼。

 

在這兩次降臨時間,神就用教會取代以色列的使命。以色列因為棄絕彌賽亞,所以救恩從他們手上轉移至外邦人去。我們今日教會就承接這偉大使命,要將福音傳遍地極。直到時候滿足,主就會再來;這是指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,而以色列亦全家可得救。

 

馬太福音的大綱

 

按照我們所提的,可將馬太福音分作六個分題:

 

(一)(太一至四11)以色列的王來了(包括耶穌的家譜、降生、早年軼事、開始工作。)

 

(二)(太四12至十章)以色列的國度來了(主的工作、教訓。)主用說話解釋他來臨的目的,用神蹟支持他的工作及信息。

 

(三)(太十一至十六章)以色列的王被棄絕了。作者逐步追尋為何彌賽亞,被當時的人及國家領袖棄絕。先提及先鋒被棄絕,再提及主被棄絕;主便宣佈再臨之間的計劃,稱為天國的奧秘。

 

(四)(太十七至廿五章)以色列的國度被奪去了;主怎樣訓練門徒,勇敢地進入耶路撒冷,直至受苦前的晚上。

 

(五)(太廿六至廿七章)以色列王被奪去了,主耶穌怎樣受苦釘在十字架上。

 

(六)(太廿八章)以色列王回天國了,主耶穌升天回父那裏去。

 

我們的主雖在天上,但祂的使命在我們當中,祂是萬王之王,也是我們生命之王,所以我們在等候主再來的時候,要在行為和生活顯明主在我們心中。


講員: 馬有藻博士




版權聲明
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,全文未經講者過目,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