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屆 奮興會 第6講

第六講  回歸真信心的豐盛中

經文: 瑪拉基書 2:17-3:6

今日所講的經文(瑪拉基書 2:17‐3:6)提到神的子民在屬靈層面上的另一嚴重問題:對神去失去信心,屬靈生命出現危險。神揀選的,神會賜福;但若不跟從指示,咒詛就要臨到。《瑪拉基書》2 17 節透露了以色列人對神失信心的原因:「你們還說:『我們在何事上煩瑣他呢?』因為你們說:『凡行惡的,耶和華眼看為善,並且喜悅他們。』或說:『公義的 神在那裡呢?』」。他們面對社會的各種問題,將責任推卸給神;在 3 1 6 節,神對他們作出回應,呼召他們回歸真信心的豐盛。聖經的教導重視神的愛和肢體的彼此相愛;保羅說:「如今常存的有信、有望、有愛,這三樣,其中最大的是愛。」(哥林多前書 14:13)可是,在聖經中,屬神的人被稱為「信徒」,而非「愛徒」,哪到底是愛還是信重要?原來,愛是果效,信是根基;愛令樹結果子,能夠幫助人,使人能享受;但結好的果子雖然要好的根,深入泥土,吸收水份和養份。神的子民失去信,失去根基,於是陷入很大的屬靈危機。

 

信心的失落

 

1. 對神的不滿

 

《瑪拉基書》2 17 節指出了當時的以色列人對神嚴重不滿。經文指他們用「言語煩瑣耶和華」(瑪拉基書 2:17)。「煩瑣」一字意謂「疲累」,在經文中的含義是指以色列人批評神的話語令神厭煩。他們認為神將行惡的看為行善,又說神看不到公義;他們從社會現象去認識神,看不到自己的過失——他們不滿上帝讓不潔的波斯人管治他們。以色列人心中氣憤,他們的敬拜是虛偽的、宗教領袖沒有教導神的話語,對婚姻不忠,在信仰上接近放棄的境地。

 

當時的社會充滿罪惡,在《瑪拉基書》3 5 節神指斥以色列人行邪術、犯姦淫、起假誓、虧負人的工價、屈枉寄居的。神的子民看到這種種,對神產生三種不滿:第一,他們懷疑神的聖潔,以為神善惡不分、喜愛惡人,容許他們順利;第二,懷疑神的公義,要無辜的人受害,壞人亨通,造成各種社會問題;第三,懷疑神的主權,質疑神是否在社會、在生命中掌權——他們懷疑神的存在。

 

在現今混亂的世界中,包括基督徒在內的人們,看見無辜的人受害,作惡的沒有被罰,都會如瑪拉基時代的人一樣,懷疑神處理苦罪的標準。其實,從沒有人是被預定下地獄,只有人不肯被神拯救而下地獄;批判神,其實就是 Louis 所講的「神在犯人欄中」。在前現代社會,人以神的真道為中心,人人都恭敬、敬畏神,到主的殿前低首受審;到了現代,人成為了社會中心,理性成為追求真理的門徑,理性可以批評聖經。有神學院出現了「聖經批判學」(福音派神學院稱之為「經文鑑別學」);人們可以隨意表達對神的不滿和批評。人們以為存在而不理人,於是也不理神,對神不信任、不投靠。在當今的後現代社會,人們宣稱相信神的存在,相信耶穌基督是為我們死的救主,但信仰沒有改變生命,產生了「實踐性無神主義」。

 

信心建立在神和他的應許上

 

1. 相信神

 

對神有信心,就是全人委身,要有行動,要對神真正順服。《瑪拉基書》3 18節對子民作出回應,世上充滿罪惡,惡人好像得勢,義人受苦,但祂必定將善人和惡人、事奉神和不事奉神的分別出來。苦罪,其中罪本身就是最嚴重的苦難,是人墮落犯罪的結果。神的子民按現象去批評神,殊不知神自有其計劃和「時間表」去處理問題,也自然有方法去實踐祂的計劃。在 3 `1 節,神展示了祂的方案:第一位是預備道路的,就是新約時期的施洗約翰;第二位是立約的使者,就是新約時期的耶穌基督。當時的以色列人對彌賽亞接近失望,灰心,不知道要來的是屬靈生命的主——人生最重要的,不是得到自由,而是找到生命的主宰,投靠祂而得到豐盛人生。《瑪拉基書》3 2 4 節所預表的,是基督的再來。到時祂會徹底解決罪的問題,懲罰罪惡和不肯悔改的人。在 5 6 節,神說明必快處人類的罪惡,「我必臨近你們,施行審判。」。在缺乏信心的時代,神要求祂的子民要將信心建立於祂和祂的應許!

 

2. 用信心看神的話,不看環境

 

我們要相信萬軍之耶和華。所謂「相信」,不只是頭腦認可,認同,而是要全人投入,委身;要回到豐盛,就是要懂投靠真神。聖經教導我們:信等於靠。人一定要有信才能過生活,不管是不是信耶穌;甚麼都不信,不可能活下去。如果我們終日活在惶恐中:坐飛機怕重遇 911 事件、吃東西又怕不乾淨,試問如何活得來?對基督徒而言,信的對象與不信者不同:基督徒信的是真神,活得安心;不信者則活於不安。信神的人要信神的三個特質:第一,祂是有權能的神,是分紅海的神、在水上行走的神。祂是立約使者,在歷史的中間來到世上成就救恩,解決一切的罪,使人歸信;第二,祂是慈愛的神,保羅時代的希臘人信奉多神,但這些神都是有權能,無感情,對地上的民無責任,常肆意玩弄他們。基督徒的神是道成肉身的神,為人的罪而死;祂是創造天地萬物的神,在人類歷史失落時彰顯權能,彰顯慈愛;第三,是要相信祂會再來。基督再來時,會終結人類歷史;祂是歷史的神——創造萬物的主,萬軍之耶和華是有權能的。在人類最混亂時,祂會差派聖子耶穌基督再來。所以,信心的根基,就在歷史/人類整個歷程之中。

 

得救的信息,就放在我們的生命中;要篤信上帝,祂關心我們的一切,甚至乎於一些我們自己也關心不了的微小事——祂連我們有多少條頭髮也知道,隨時願意幫助我們解決困難。但不要想神會以超自然能力為人解決問題。在聖經裡可以看到,遇到人能做到、按自然定律能做到的事,耶穌便不會隨便行神蹟。祂不是要表演迷惑人,神蹟是按人的需要而行的。所以,我們要信神的權能,但要「信得實際」,不要以為祂會用在洪水中用神蹟去拯救一個本可用人力拯救的人。

 

我們的信心要建立在神和祂的應許之上,但不要亂說「神感動我」。感動是個人的感覺,和聖經相違的話,就不是從神而來。「感動」要和聖經真理在客觀條件上平衡,將信心建立於神應許的話語,不需要看環境。戴得生說:「差會只有 25仙和所有神的應許」。這就已經很有充足。信心的功課,是相信神的應許和話語——神看到我們才是最重要的。神的子民面對困難時只看到社會環境,看不到神。彷如在戰爭中兒子不敢跳進黑暗的防空洞,但父親說:「不要緊!我看見你!」。神看到一切,知道環境不好,但只繼續前進,要有信心!可是神的子民沒有這樣做。

 

加爾文說:「不要在遠處看耶穌,而是要溫馨地擁抱耶穌。」。神對子民說:「我看到!我會處理!」但祂的子民只單單看環境。門徒在船上喊叫,求救,反映他們缺乏信心,彷彿看不見耶穌在船上。林肯總統說:「信心不是相信神能夠,而是相信神將會!」在看見社會不信的人犯罪卻亨通、舒服、快樂時,基督徒會有很大掙扎——為甚麼我們信主卻要受痛苦?我們要為犯小罪受罰而感恩:因為神警惕我們。讓不信者亨通是最大的懲罰:任憑他們繼續犯罪,愈行愈深,不能自拔。神的子民看不到,所以不相信神;他們愈看愈不忿氣,導致信心失落。神表達得很清楚:「我已如此應許。」——祂是有計劃的神,有時間表,我們要等待。

 

信心 + 順服 = 蒙福

 

信是一種委身的行動;神吩咐亞伯拉罕獻上自己的兒子作祭,他就立刻照辦。馬丁‧路德認為這不是信心的考驗,因為亞伯拉罕事前不知神想要做甚麼。事實上,亞伯拉罕是順服神才做得到。路德說,若果神當時打了一個瞌睡,行動遲了一秒,情況將不堪設想——只有蒙福的人才經得起信服的考驗。耶穌醫治病人時也考驗人的順服;信靠之先一定要順服,因為順服是信靠的源頭。

 

要成為蒙恩的人,在信靠中必定有順服。蒙福則是主觀感受,也不一定有快樂的感覺。耶穌是最蒙福的人,但他的一生何其痛苦,但他活在神的旨意和安排的環境中。

 

今年是馬禮信來華 200 周年。先賢先聖們願意犧牲自己,是因為愛神。馬禮信的妻兒死去,但他堅持要傳福音,縱然死前經他按手信主的中國人不夠十個。戴德生七代在中國傳福音,他曾說過一句名言:「假如我有千萬英鎊,中國可以全部支取;假如我有千條生命,絕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」。他們都因愛神,而愛中國人,相信神的應許,將整個生命奉獻給神,奉獻給中國的傳道工作。


講員: 張慕皚牧師
速記: 鄭俊昇




版權聲明
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,全文未經講者過目,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