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9屆 研經會 第4講

第四講 不再行惡

經文: 耶利米書 7:1-15

一、引言

 

有沒有吃早餐?今天早上,我們又再一口一口地、一節一節地吃神的話語。求神賜給我們耐性,叫我們有美好的耳朵,讓我們能夠聽見神的話語。

 

(領會祈禱)

 

在第一天,我們看到耶利米蒙召和他的召命。第二天,我們看到一幅家庭的圖畫、淫婦的圖畫。昨天,我們看到了另外一幅圖畫,就是戰爭的圖畫。在昨天,第4章裡,我們看到一幅北方敵人的圖畫。第4、5和6章都是在描述這個北方敵人侵佔耶路撒冷。你會發覺,昨天都是讀得不太容易,因為它不是散文,它是詩歌來的,一讀到詩歌就會比較困難。但今天我們開始讀第7章時,我們會發覺不再是詩歌,是散文;所以,北方敵人那個詩歌系列就暫時中斷了。在第7章的開始是散文,並且好像是有講章的形態。

 

今天早上,我們就會看第7章這篇散文,這亦是一篇講章,這是耶利米生涯裡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件,這是他開始傳道生涯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件,大概發生在約雅敬年代的早期,人稱這為「聖殿的講章」,而我們會集中在7章1-15節「聖殿的講章」。

 

二、「聖殿的講章」(第1-15節)

 

A.挑戰盲目信從「聖殿意識形態」(第3-4節)

 

第1-15節是先知講章的核心,耶利米是站在聖殿的門口,說出一些使人聽後感到非常不舒服、非常嚇人的信息。第3-4節是最重要的經文,是整個宣講的主題。「萬軍之耶和華——以色列的神如此說:『你們要改正你們的所作所為,我就使你們仍然居住這地。』不要倚靠虛謊的話,說:『這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!』」(第3-4節)。耶利米呼喚猶大不要盲目地相信聖殿,也不要盲目地相信聖殿的意識形態。或許在今天早上耶利米亦呼喚我們去反思聖殿,以及聖殿的意識形態。

 

甚麼是「聖殿的意識形態」?這是當時的主流神學,意思是說,神已經作出了無條件的應許,耶路撒冷必然是沒有問題的,是不會遭人干犯的。當然,這一種的說法是有根據的。在大衛和所羅門王的說話當中能夠找到有關的根據。這種無條件的應許是有一定根據的。所以,在一個世紀前以賽亞的說話當中已經看到這一種神學、這一種的強調。但是,耶利米指出,這麼寶貴的道理,如今卻變成了一種意識形態。這個道理、這個宣講,是因為猶大的緣故而淪為荒謬的說話、虛謊的說話!論到這些虛謊的說話,也就是說這些神學思想並不符合神的話語,也不符合神的心意。所以,耶利米的信息就是,假如猶大不修正她的道路,她就不能夠再留在這土地上。假如猶大不悔改的話,猶大必然被放逐。

 

第4節把鏡頭集中在耶路撒冷聖殿裡的禮儀。先知說:「這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」。先知非常靈巧地指出,這一種聖殿呼喊背後的問題。他希望他的聽眾知道問題所在,這些禮儀是不斷地、重重複複地說出來和行出來。這些禮儀、這些獻祭,已經變得非常陳腐、非常因循。本來這些禮儀是真的,但卻已經失去了它所有的意義。這也不難明白的。我們可以重重複複地守主餐,不明白箇中意義。有的時候,我們當牧師的也忘記了當中的意義。施餐的時候也趕趕忙忙的,一心想快點完成工作。這樣就不可以,失卻了禮儀本身的意義。又例如我們祝福時,「但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,父神的慈愛」像是背急口令般說出,這又失卻了禮儀本身的意義。所以,這一點是不難明白的。

 

B.具體解說上文(第5-7節)

 

第5-7節是用來解釋第3節。你留心看的話,就看到他是以假定的論證(If-then Argument,假如……就)方式來表達。意思是說,要留在這裡嗎?是有條件的。要留在這地土,要安好嗎?是有條件的。所以,我們看到在和修本的譯法,有兩個字:If,「要」或者是「若」;Then,「就」。我們看看第5-7節:「你們若(If)實在改正你們的所作所為,彼此誠然施行公平,不欺壓寄居的和孤兒寡婦,不在這地方流無辜人的血,也不隨從別神陷害自己,我就(Then)使你們仍然居住這地,就是我從古時所賜給你們祖先的地,從永遠到永遠」。

 

第5-7節是再重複第3節。第3節是這樣說:「萬軍之耶和華——以色列的神如此說:你們要改正你們的所作所為,我就使你們仍然居住這地」。意思是說,假如你們順服,就會有這樣的結果;假如你們不順服,就必然會有另外一個惡果。這與摩西的傳統教導是息息相關的。

 

我們又看到第5節是在重複說明第3節裡面所提及的「所作所為」。在第5節:「你們若實在改正你們的所作所為,彼此誠然施行公平」;又再看看第3節:「萬軍之耶和華——以色列的神如此說:『你們要改正你們的所作所為,我就使你們仍然居住這地』」,所以,第3節和第5節都有提到「所作所為」。因此,在第5-6節就說,假如你們是順服神,遵從律法,順服神話語的話;也就是你們聽話,就會有以下具體的行動;你們的「所作所為」就應該是以下所說的,也就是:「施行公平,不欺壓寄居的和孤兒寡婦,不在這地方流無辜人的血,也不隨從別神陷害自己」。請再聽一遍:施行公平,不欺壓寄居的和孤兒寡婦,不流無辜人的血,不隨從別神,這是律法要求的總結。如果你們能完全做足這一切的If,也就是所有的「假如」的話,你們就能夠留在這地土。但假如你們不順服,你們就不能夠留在這地土。

 

能夠有這地土,就不是倚靠我們裡面的權利;不是倚靠我們有這權利,我們有這人權(Human right),不是倚靠這些的,也不是倚靠能力,也不是倚靠禮儀,是倚靠甚麼呢?是倚靠順服神,以及行公義的實踐。

 

因此,先知是在呼喚人來順服神,以及神的律法,要順服神話語的要求,挑戰當時流行的,那種王族的聖殿主義。

 

C.指斥百姓的惡行(第8-11節)

 

在第8-11節,先知非常嚴厲的斥責那些歌唱聖殿神學的人他們的「所作所為」。這些高舉「聖殿神學」和「王族聖殿神學」的人,他們的「所作所為」到底是怎麼樣的呢?「看哪,你們倚靠虛謊無益的話語」你們在說那麼多的話,但「你們豈可偷盜,殺害,姦淫,起假誓,向巴力燒香,隨從素不認識的別神」。你們做這麼多的惡行,但你們卻「又來到這稱為我名下的殿,在我面前敬拜,說『我們平安無事』,為了要行這一切可憎的事嗎?這稱為我名下的殿在你們眼中豈可看為賊窩呢?看哪,我真的都看見了。這是耶和華說的」(第10-11節)。

 

留心,在第7節之前,你可以看到有些If和Then「假如」和「就」的話語,聽到的時候感受到似乎仍然可以得救,有修補的可能和餘地。但是在第7節之後就說「看哪」。「看哪」是一個判決,已經決定了,修補的時間已經過了,你們必然失去土地,這個決定將會成為一個事實。

 

這幾節經文就是說出了猶大不順服神的惡行,他們的惡行有兩方面。第一方面是在第9節所提到的,猶大沒有順從律法的。他們在日常生活裡面充滿惡行。他們沒有遵行十誡,「你們豈可偷盜,殺害,姦淫,起假誓,向巴力燒香,隨從素不認識的別神」(第9節)。意思就是說,他們偷盜、殺害、姦淫、起假誓,竟然向巴力燒香。

 

惡行的第二方面就是,這些不遵行律法、不聽從神話語的人,竟然來敬拜,他們來到我們當中敬拜,好像是非常順服神一樣。他們不感到羞恥的敬拜神,但卻在外面,教會以外的行為、所作所為是惡的行為。因此在第10節:「又來到這稱為我名下的殿,在我面前敬拜,說『我們平安無事』,為了要行這一切可憎的事嗎」。聖殿成為這些惡人逃避躲藏的地方。他們的樣貌是何等敬虔,但在這敬虔的背後,就把他們的惡行藏起來。他們自欺欺人,欺哄神,與我們在使徒行傳裡所看到的那對夫婦(亞拿尼亞和撒非喇)一樣,他們自欺欺人,欺哄神。

 

D. 結論(第12-15節)

 

第12-15節是結論,這個結論都是教人感到驚嚇的。「你們到我的地方示羅去,就是我先前在那裡立為我名的居所,察看我因這百姓以色列的罪惡向那地方所行的事。現在,因你們行了這一切的事,我一再警戒你們,你們卻不聽從;我呼喚你們,你們也不回應。這是耶和華說的。所以我要向這稱為我名下、你們所倚靠的殿,與我所賜給你們和你們祖先的地這樣行,正如我從前向示羅所行的。我必將你們從我眼前趕出,正如趕出你們的眾弟兄,就是所有以法蓮的後裔。」。先知竟然如此膽大,把耶路撒冷跟以前那個地方示羅來作比較。

 

示羅是北面的殿,已經消失了。示羅消失,是因為示羅不順服神。在耶路撒冷的人看見示羅被消失時,他們說,耶路撒冷是神所揀選的地方,是安全的。所以,他們不相信審判會臨到耶路撒冷,臨到聖殿。神是不可能以祂對付示羅的方式來對待耶路撒冷的。耶利米就指出,耶路撒冷和示羅都是同出一轍,都是圖謀私利的人。因此,耶利米說耶路撒冷的命運和示羅一樣。如果示羅是因為不順服神而滅亡,耶路撒冷現在也是不順服神,亦都要滅亡。

 

耶路撒冷沒有順服神,沒有順服神的誡命,沒有律法的正義,沒有神話語的正義,所以,大衛的王朝建制再也不能向神求甚麼,神也不再對他們有特別的垂顧。結果就是毀壞和死亡。

 

三、總結經文

 

到目前為止,我們用了28分鐘的時間,讀完了這15節經文。我們大概知道這15節經文所要說的是甚麼了?散文是容易讀的,詩歌是比較難一點。看完這篇散文之後,我們要深入的想一想,到底耶利米在說甚麼呢?我們要多聽一次。明顯地耶利米在告訴猶大說,你們要改正你們的所作所為,我就使你們仍然居住這地。非常明顯的是,神向我們所說的就是,你們要改正你們在家庭、在工作的地方、在社會當中的所作所為,你就能夠仍然居住這地。有沒有聽見?不要在你的家庭、不要在你在工作、不要在社會當中去當惡人。

 

各位都知道,許多時候,我們回到教會時是比較善良的,但有些時候,我們即使是回到教會,但也不太善良;但是我們的惡言惡相在工作地方表露無遺,別人都看得十分清楚的,甚至在家裡,我們都是惡言惡相的。所以,我們求主憐憫我們,叫我們行事為人不要有這種惡行。

 

耶利米又警告猶大,不要假設聖殿是安全的。他說:「不要倚靠虛謊的話,說:『這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!』」(第4節)。所以,耶利米仍警誡我們,不要假設來到教會是安全的。來到教會不要說「虛謊的話」,說:「這是教會,是教會,是教會!」。許多時候,我們都是不記得的,我們在教會裡面說「虛謊的話」。我這兩天的信息說,人十分喜歡說謊。但有沒有想過,那些閒言閒語也是謊話?啊,周牧師啊,他做過甚麼、甚麼、甚麼、甚麼、甚麼啊!啊,曹牧師啊,他做過甚麼、甚麼、甚麼、甚麼、甚麼啊!我沒有啊,我也沒有啊。如果說的是對的,都可以說是真話,對不對?但許多時候,傳出來的都是假話來的,是「虛謊的話」。所以,我在神學院事奉,在教會事奉,常常求主憐憫,制止我嘴唇的污穢,不要常常在閒言閒語,說「虛謊的話」。

 

耶利米又警誡猶大要謹守十誡,因此,他們是不可以欺壓寄居的和孤兒寡婦,不可以在這地方流無辜人的血,亦不可以隨從別神陷害自己。這句話你們也要聽得小心些,耶利米警誡你們要謹守十誡,因此,你們是不可以欺壓寄居的和孤兒寡婦,不可以在這地方流無辜人的血,亦不可以隨從別神。如果如此做的話,你們就會有律法的義,有神話語的義。其實,「公義」的意思就是有神話語的義。你有神的話語,就正正直直的,有正義。

 

接著,我們又溫習一下,耶利米警告猶大不要以為自己是有權利,假設自己來到聖殿就能得到拯救,並且繼續行一切可憎的事,把聖殿變成賊窩。所以,你們也要小心,不要以為自己有權利,覺得自己有人權,來到教會就得到神的拯救,但是繼續行一切可憎惡的事,把教會變成賊窩。

 

最後,先知叫人看見耶路撒冷所面對的威脅,是跟示羅一樣的。在昨天我們看到了,這是甚麼呢?是全面的毀壞。因為神在第12節說:「你們到我的地方示羅去,就是我先前在那裡立為我名的居所,察看我因這百姓以色列的罪惡向那地方所行的事」,第14節:「所以我要向這稱為我名下、你們所倚靠的殿,與我所賜給你們和你們祖先的地這樣行,正如我從前向示羅所行的」。在昨天,我們看到耶和華向猶大宣戰,全面毀壞耶路撒冷。我們再深入的想一想,到底先知要說甚麼呢?

 

好像在耶利米先知一百年前,以賽亞先知所強調的,聖殿是神聖的,聖殿是不容侵犯的,以賽亞所說的跟耶利米所說的不同,在以賽亞書31章4-5節:「雀鳥盤旋護衛、萬軍之耶和華也必照樣保護耶路撒冷;他必保護拯救,必逾越而搭救」。以賽亞強調,雖然入侵者想要踐踏猶大,要把猶大的軍隊困在耶路撒冷當中,好像是雀鳥一樣被關在籠內,但耶路撒冷是不會被攻破的。而在以賽亞書37章33-35節:「所以耶和華論亞述王如此說:『他必不得來到這城,也不在這裡射箭,不得拿盾牌到城前,也不能建土堆攻城。他從哪條路來,必從那條路回去,必不得來到這城。這是耶和華說的。因為我為自己的緣故,又為我僕人大衛的緣故,必保護拯救這城』」。

 

事實上,耶路撒冷並沒有被亞述攻佔,在那個時候,耶路撒冷的名聲還是高高至上的,這是耶路撒冷的歷史,所以,耶路撒冷應該是安穩的。因此,如果是有戰爭的話,人們就快快的跑到耶路撒冷那裡去,就能夠在城中安穩。而在耶利米的日子,大部分的人的想法也是這樣。百姓繼承了以賽亞先知的想法,這個想法也是可以的。但它的問題在哪裡?它的問題就是,把這一種想法變成一種聖城、聖殿主義。一說到是「主義」就未必是好的東西來的。我們說「加爾文神學」,那就是好的,「加爾文主義」呢?那就不一定是好的東西。為甚麼說這是一種「主義」呢?

 

百姓認為,耶路撒冷是神聖的、不可被侵犯的這一個信念,是永不可改變的。他們把這個意念放得高過神的意念,就連神都要跟從這個意念來辦事,神都要跟從這個教義來辦事,神是跟從我們所想到的意念來辦事。

 

在約西亞王宗教改革(Reformation)期間,他們是做得挺好的。他們拆毀了在耶路撒冷以外的祭壇,所有獻祭必須要集中在耶路撒冷的聖殿。但在約西亞王宗教改革之後,鐘擺又擺到另外一邊。就是在某個程度上而說,百姓再跪拜巴力,大家都容忍可以跪拜巴力,因此,耶利米書第7章9節說:「向巴力燒香,隨從素不認識的別神」,百姓還以為自己仍在宗教改革當中,我們是在改革當中,我們是平安的,平安的。

 

明顯的是,那時的宗教建制人士,他們是相當自滿的。他們都會覺得,我們都為神做了點事情,神應該給予我們美好的回報,祂一定要給予我們美好的回報。事實上,他們是非常熟習當時的傳統,善於推動敬拜的行動,知道世界的期待,知道世界的口味。他們認為,縱然我們在這世上做錯了一點點的事情,有一點點的惡行,恩慈的神應該不會計較吧!還有的是,我們可以獻上牛犢,千千的公羊,萬萬的油河,甚至我們可以獻長子為燔祭,他們認為這樣做可以贖罪,他們認為耶路撒冷是神聖的,在裡面敬拜,神也會悅納歡喜的。他們認為,即使我們犯錯,但我們有敬拜,神仍然會繼續持守(Keep)著祂的應許。因此,在犯罪之餘,行惡行之餘,在我們的家庭生活,在工作的地方,在社會當中,我們仍然有許多惡行之餘,然後我們來到教會的時候,我們說:「這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,是耶和華的殿」;這就是當時的事實。雖然耶利米在當時還是十分年青,可能是剛剛開始他的講道工作,但因為神的吩咐,他就不能夠不宣講神的話。他知道宣講的工作是艱巨的,但耶和華已經按手他的口,要他說出神的話語。所以,耶利米不能隨波逐流,不能隨從普查的意見,不能按照周遭眾人的感受去說話。耶利米必須要說出神的話語。神的說話是非常明確,但卻又非常難聽,因為大家都不喜歡聽,因為是說,神的審判會臨到列邦,因為神要拔出、拆毀、毀壞、傾覆。

 

耶利米揭露了當時那種王權聖殿樂觀主義的錯謬。耶利米說出,猶大必然衰落,這些美好的政治制度、美好的宗教制度是不會帶來神的福氣的。耶利米是沒有辦法的,他必須要說出耶路撒冷政治,宗教的虛偽。

 

在這聖殿門口,究竟耶利米怎樣能夠挑戰當時的宗教人士,說出審判的說話呢?他就提到示羅。大家都不喜歡提起示羅的,因為提起示羅,就提到約西亞王的死。因為示羅是以色列早期的聖所,又是撒母耳成長的地方。在撒母耳成年的期間,非利士人奪取示羅,搶走了約櫃。非利士人毀壞了示羅這個地方。雖然以色列人後來取回約櫃,但示羅從此之後,再不是以色列的聖所。示羅的故事,大家都不喜歡提起的。在那個時候的猶大,大家都不會提起的。但是耶利米的信息卻是,神是不需要耶路撒冷,神也不需要示羅的聖殿。當大家的敬拜是符合神的期望時,神會使用耶路撒冷的聖殿;但是,神又不是一定按你們的意思需要聖殿的結構。事實上,耶和華可以消毀耶路撒冷的聖殿,正如祂從前消毀示羅的聖殿。

 

那就有人問,以前呢?以前以賽亞所說的福音是甚麼?不聽嗎?以前說,耶路撒冷的聖殿是不會被拆毀的,但耶利米的答案是,神是有主權的。祂不會受祂先前的行為所約束,祂是能夠改變自己的心意,只要以色列人去悔改的話,神就會保持聖殿,但如果以色列人不悔改的話,神會按自己的心意來處理耶路撒冷的聖殿。耶利米呼籲他們不要再被過往的宗教習慣所綑綁,另一方面又繼續的去行惡。

 

神的主權和神的自由的另一個推論就是,宗教的禮儀是不足以叫神喜悅的。禮儀可以是必須的部分,亦是可以符合神的期望,但卻是不足夠的,這是回應了這麼多先知所說的話,還要履行彌迦書第6章8節所說的:「世人哪,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。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?只要你行公義,好憐憫,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」。那些沒有行為的敬拜是空洞的,所以在第7章10節說:「又來到這稱為我名下的殿,在我面前敬拜,說『我們平安無事』,為了要行這一切可憎的事嗎」。

 

四、經文的亮光新約的和應

 

各位聽到這篇「聖殿講章」之後有甚麼回應?當時的宗教人士有甚麼回應呢?回應在耶利米書第26章可以看到。這些領袖就把耶利米的說話傳給當時的官長,他們對官長說:「這人該死,因為他說預言攻擊這城,正如你們親耳所聽見的」(26章11節)。這一種說話(註:是指耶利米所說的話)是叛國,而非宗教方面的吵鬧。耶利米在這些人面前是非常簡單的,你們喜歡怎麼樣辦我,就怎麼樣辦我,但是你們要知道,我所說的話語,不是我的話語,我只是神的代言人,是神吩咐我說出這話語。假如你們殺害我的話,神的憤怒會臨到你們的身上和耶路撒冷的身上。

 

經過一番爭議之後,結果是不准許耶利米再到聖殿。反對的聲音是愈來愈大,用現代的說法,就是當時的領袖是難以明白,耶和華為甚麼審判猶大。那個時候的人認為,宗教與國家應該是一起的。他們希望耶利米也是這樣的看法。他們不認同耶利米的看法。在這裡,我們想起耶穌基督,想起新約當中所提到的耶穌基督。

 

耶穌基督被處死,主要原因是祂質疑當時虛謊的意識形態。祂唱出不合時宜的詩歌,祂說:清心的人有福了,飢渴的人有福了,溫柔的人有福了。神不容忍不公義和貪婪。當人圖謀私利,有錢的人看到貧窮的人時卻不做出任何事情時,當有權的人驅趕軟弱的人時,神是會憤怒的。請細心的聽,當耶穌這樣說的時候,是甚麼意思呢?祂不是在鼓勵無權的人,從有權的人手中奪取權利;不是貧窮的人從富有的人那裡奪取財富;不是以希律的方式對付希律。祂在貧窮當中長大,祂以愛和受苦來勝過希律的能力,祂受不公平的指罵,在這個敗壞的制度裡接受審判,祂被釘死,透過十字架上的受苦勝過罪和罪惡的權勢。祂說出福音的憲章是甚麼。福音的憲章就是耶穌基督不會走到社會的右邊,去到該撒、彼拉多那裡,亦不會去到社會的左邊,就是奮銳黨那裡。祂只會走到貧窮的人和罪人的當中拯救他們,寬恕他們。祂呼喚我們進入神的國度,就是神的家,神的教會。所以,祂不是要建立一個權力圈,祂只是希望教會能夠見證神的心意和憐憫。

 

教會的任務是甚麼?教會的任務就是成為教會,我們在當中去憐憫,我們是在見證神愛的真實。這是我們的社會責任,如果我們聽見的話,在今天早上我們聽見耶利米的信息,亦聽到耶穌基督的詩歌:清心的人有福了,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,溫柔的人有福了。讓我們以愛和受苦勝過希律的能力,讓我們甘願貧窮,願意接受不平的指罵和羞辱;我們透過十字架的受苦,勝過罪惡的權勢,我們不再行惡。求主憐憫我們。


講員: 曹偉彤牧師
傳譯: 周志豪牧師
速記: 鄭譚佩雲姊妹




版權聲明
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,全文未經講者過目,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