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屆 研經會 第5講

第五講  為義受苦

目睹現今世代的情形,我們不能否認這是個苦難的世界。近年來,中國內地的旱災和水災,非洲各地的飢荒,世界各處的火山爆炸和地震,都促使生靈塗炭,民不聊生。縱使極權國家逐一瓦解,但戰爭並不因此而結束。前南斯拉夫和南非的種族鬥爭,中東的緊張局勢、令致世間千萬生靈在生命邊緣掙扎求存。其實,整個受造之物都一同嘆息勞苦,等待著得贖的日子。

 

1)因信主名而受到苦難,許人可能會驚訝於做了基督徒,仍有那麼多的苦難。但我知道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的基督徒,所受的苦難是過於我們所受的;所以實際上,我也不配來講這個題目。記得十多歲時候的我,就從越南到美國求學,由於我是家族中首個放洋赴美,故此家人均對我有很大的期望,希望我學業有成, 載譽而歸,光耀門楣。那料,臨別之前,我向祖母辭行,告訴她我去是為了讀聖經,他日回國事奉神,得到她老人家一句答話:你還沒受夠苦嗎?她這麼說是因著家父是個傳道人、祖母一直不肯接納兒子是個窮傳道。我們還小的時候,雙親已經到了高棉當宣教士,父親每晚都要悄悄的去釣魚;否則,我們幾個小夥子就沒有肉吃!然而,教會裏有好些執事認為傳道人應憑信過活,反對父親出去釣魚,猶記得父親有一段時間,等待事奉的工場而卜居鄉間的一所茅屋;晴天的時候,可以望見屋外的星光,下雨的時候,客廳竟變成一個花灑浴室。我還依稀記得有些執事說,牧師的宿舍毋需有洗手間,因為牧師應該學習受苦。又記起父親在主日崇拜,將奉獻與講道的時間調轉了而遭長執當眾的責備。然而,這些苦頭又算得上甚麼呢?我本人和太太也同樣走事奉的道路,二十年來,路途中有眼淚但也有歡笑。身為宣教士的我倆,近幾年最大的考驗,就是子女成長陸續的離了巢。還記得,我們的長子在美國十六歲中學畢業的時候,很想留在美國升大學;而我們夫婦倆則很想他們隨我們來港事奉。當時我心靈裏也著實有很大的掙扎,但思想到整個事奉生涯裏,神恩典的補足遠超過我們所付出的一切。所以,直至今日為止,我還不敢說為主受過怎樣的苦;但當我們環顧世界各地的情況,很多基督徒還在水深火熱之中。在座當中,很多弟兄姊妹好可能為主名的緣故,而正在受火一般的試煉。希伯來書第十一章所載的經歷,並非歷史的故事,乃是歷史中不斷重演的經歷。

 

中國大陸裏頭教會的領袖和信徒,為主的名不知吃盡多少苦頭?監獄是他們熟悉的居所、他們沒有安全、沒有保障、也沒有社會地位,竟願堅持「為主而活,為主而死。」

 

2)彼得前書四章第十二節至第十九節,義人為何受苦?當然行惡受苦,罪有應得,然而,為著主名,堅守主道而受苦又作何解?從這段經文可以得知,這是信心試煉的功課,乃要煉淨我們對神的信心,這種苦難是神所允許的;祂允許敵人攻擊我們,將困難加諸我們身上。在試煉之中,有時會是物質上的損失,甚至生命中的危險或聲譽的塗污;但無論如何,神藉各種的經歷,各樣的虧損來磨煉我們的信心。最近,我在看約伯記的時候,發覺約伯的經歷仿如在歷史中不斷的重演,即使我們自己未曾經歷;但神的子民中,竟有千千萬萬個約伯,在面對嚴峻的考驗。火煉的試驗可以辨別真偽,當我們說「信耶穌,上天堂」,則眾人舉手附從;但若說:「跟從主,背十架!」,則和應的只有寥寥幾人。人對神的信心常夾雜不純的動機和雜質,火的試煉能將雜質燒毀,信心經過試煉就如精金一樣的寶貴。約伯在經過火的試煉後所講的一句話:「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。」這表明他有大的信心,神明知約伯在苦難之中,但不會叫他白白受苦,因祂試煉約伯之後, 他必純如精金。

 

主叫我們受苦的第二原因,是叫我們與基督認同(參彼前四12-14),表明我們是屬基督的人。我們認同基督的受苦,正如認同祂的聖潔一樣,基督若是一個受苦的僕人,我們跟隨基督也必須學習受苦的功課。基督為義備嘗痛楚,承受義與罪,光明與黑暗的劇烈爭戰(彼前四2)。我們若行在神旨之中,受苦乃不能避免的事實。我們若認同主耶穌的人生觀、價值觀和道德觀,在世受苦乃為必然的事實。我們生命裏要抗拒罪的攻勢、彰顯神的義,不再隨從肉體,乃要隨從聖靈。 彼得一開始就告訴我們這私慾與靈魂的爭戰,舊我與新我的爭戰。魔鬼必定會用諸多的阻礙與攻擊,不叫我們安然為主而活。有時我們甚至會懷疑:若不嚴謹過基督徒生活多好。當我們堅持信仰的原則,堅守神的託付並活出新生命的時候,受苦是不可避免的。所以,信徒在受苦之中不要太快的去埋怨。因為生命中愈多掙扎,愈多難處,愈發證明新生命在茁壯成長;正因為新生命在成長,神的靈在工作,所以魔鬼一定要施加阻力。

 

主基督的受苦,其實成了我們學習受苦的榜樣,為要成就救贖,徹底解決罪的問題:祂毅然踏上了十字架的道路。所以聖經形容耶穌基督是個受苦的僕人,十字架不單是他最後的經歷;其實,由道成肉身開始,就已經走上十字架的道路,十字架的影子,遮蓋著耶穌基督一生。世上唯一無辜受害的人就是主耶穌基督,當時的官府找不著有甚麼把柄要控告祂;因祂在律法的義上毫無瑕疵,但祂的肉身與心靈仍然備受苦楚。從世人的眼光看來,主耶穌的一生好像一聲嘆息,若從永恒的焦點來看這受苦的經歷,耶穌的受苦,可說是個完全的交託(彼前二23),祂全無質詢,全無埋怨,只信靠神公義的處理,並將靈魂交託給神。祂完全的信靠、順服,這就成了我們的好榜樣,倘若神因為我們信靠祂而將某些苦難臨到我們身上,我們會否有一心態:把整件事件和經歷交託給公義的神。

 

3)主耶穌受苦為要完成救贖,祂的受苦不是無緣無故的,乃有清楚的目標。基督徒不可以有一種殉道者不健全的心理,以為受害就是好基督徒的象徵;於是故意找苦頭吃,不論在言語、服飾方面都異乎常人;這些自討苦吃的行徑都是不應該有的。主耶穌的受苦乃義者替代不義者,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。我們經過死蔭幽谷再回到神那裏與祂恢復關係。這救贖一方面成為信靠之人的祝福,同時亦成了不肯順從之人的審判。接納耶穌可得救贖,成為神的兒女,拒絕耶穌不免受苦,至終並要受審判。

 

彼得前書第三章十九至廿二節,這段經文是一段難解的經文。

 

第一方面基督曾經向一些監獄裏的靈傳道,有人認為這是挪亞時代不肯信主之人第二次的機會。當基督復活之後再次向他們傳道,其實,聖經其他的地方都沒有這樣的教導。所以,解經家認為這兒所說監獄裏的靈,是指一些墮落的天使,意謂挪亞時代,許多的天使犯了罪被神所監禁(參彼後二4-5,猶6),而基督復活以後乃向他們宣告已經勝過黑暗的權勢;彼得以此為預表,解釋耶穌基督的救贖是怎麼的一回事。挪亞時代的洪水實有兩方面的含義,對於信從之人,洪水乃承托方舟達成拯救。對於不信從之人,洪水乃為咒詛。耶穌基督藉著祂的受苦而成就救恩,在過程當中只有一少數人,因為信從的緣故而蒙拯救;正如肯進方舟的挪亞一 家,他們經歷了苦難的洗禮而終致獲救。至終不肯信從之人,他們有一天要面對神的審判。至於彼得前書三章第十九節說:「他藉這靈曾去傳道給那些在監獄裏的靈聽。」這節經文所說的「靈」與前面所說的「肉體」,其實是指著耶穌基督兩種不同身份而言,「肉體」是指著耶穌道成肉身的身份;是可見的,有物質的成份的。 說至「靈」就是指耶穌非物質的身份,是永恒的、神聖的、無所不知、無所不在的。前面一節說及耶穌在世乃受苦的、被治死的,但祂的靈性不致結束,反倒復活 (原文更有復甦的意味):即道成肉身的生命結束以後,再恢復原來的神性。這種基督的身份,乃昔日拯救挪亞並藉他向罪人宣告,但那批不肯信從進方舟的人,今 日仍然留在監裏聽候神的審判。以上所解說的一段經文實與彼得前書四章六節互相呼應,那節經文說:「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傳給他們,他們的肉體按著人受審判, 他們的靈性卻靠神活著。」意思說,人未過世之前聽過福音,他們不錯因著福音遭受幾許的苦難,但他們新生命開始了,終有一天因著信從基督的緣故,好像方舟裏的人得著神的拯救。倘他們拒絕了神所預備的一切,有一天會受到神的審判與刑罰。今天,主基督經已得勝了死亡,坐在神的右邊,有絕對的權柄和能力。

 

彼得帶出以上的信息,為要幫助我們瞭解所要面對的苦難,計算我們與基督認同所要付出的代價。不錯,耶穌基督已經成了我們的榜樣,但倘若因為信主的緣故,苦難臨到我們身上,我們應有怎麼樣的準備呢?首先,彼得教我們要有正確的心態,彼前四12-13讓我們明白:「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,不要以為奇怪, 倒要歡喜,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。」歡喜的原因是我們有權利可與基督一同受苦;使徒行傳五章四十一節記載彼得與主的門徒,因主名的緣故被人鞭打,他們心裏歡喜,因被算是配為這名受辱。他們身受鞭打,但心裏因著配為主名受凌辱而高興;這種心態與彼得三次不認主的經驗,成了很強烈的對比。彼得當時三次不認主,乃為著逃避苦難,結果帶來了哭泣;但其後遭人鞭打了,反而覺得開心。這就是所謂寧願行義受苦,勝於行惡享樂。信徒不要因著逃避苦難而向魔鬼妥協,倒要歡樂,迎接為主名緣故而受的苦楚,在過程中,不要懷疑、不要埋怨、自憐。

 

第二方面,彼得教導我們在苦難中要持定立場(參彼前三14-15),不要怕人的威嚇,也不要驚慌,只要心裏尊主基督為聖,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,就要常作準備,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。事關人在苦難裏頭,很易動搖,受不了私慾的催迫和人的壓力;但彼得提醒我們,在這情況下,我們愈發要站立得穩,不受人的恐嚇,也不屈服於壓力之下,在四方八面的張力下也不放棄立場。同時,彼得教我們需作些衛道的工作,就算有人用話語,從邏輯的角度去質問我們持守立場的原因,我們就要較正心態,存溫柔敬畏之心去回答他人。不要自以為義,乃要作好準備,知道十字架的故事,正影響著我們的道德觀、價值觀和人生觀;我們人生的方向、道德的抉擇,我們的信仰和哲學都受著十字架之主的激勵。今日,我們對自己的信仰認識有多深呢?當別人問,向我們挑戰的時候,我們是否隨時準備作好回應呢?基督徒不單要知自己所信者為何,更要知道為何要信,我提議大家在以下這三方面要作好準備:首先是我們信仰在歷史記載的客觀性,譬如說基督復活孰真孰假?我們要有足夠的歷史的證據,讓別人得知道這是一件客觀的事實,若沒有足夠證明,別人會認為我們是主觀的。基督教的信仰有強烈的歷史的客觀性, 神的啟示從創世記直至啟示錄都與人的歷史連上關係,神不想別人覺得我們的信仰只不過是一主觀的感受。我們的神是歷史上的一位神,所以舊約的先知題到神的時候,時常用歷史來證明。基督徒要好好考究自己信仰的歷史基礎,空填墓可以有許多的解釋,但空墳墓的事實不可以被否定。基督徒對自己信仰歷史的層面知道有多少?第二方面要作好準備的,乃是信仰內容要有一貫性、神是真理、祂在舊約時代所言的與新約時代所言的絕不會自相矛盾,我們許多時候強調舊約是律法時代,新約是恩典時代,以為會有衝突。其實,恩典乃在律法之上,是成就律法並且超越律法,卻全沒否定律法的價值與地位。神的啟示是漸進的;舊約似在強調外表、方法與程序,在人生命未得重造之前,根本無可能耐心地去領略神的要求。直至聖靈降臨重造生命之時,神對人的要求,就由外在化轉變為內在化了。其實,神的要求是一貫性的,由於至終都沒有衝突。我們對信仰的內容若掌握得好,就不會叫人覺得我們的信仰是自相矛盾。第三方面要作好準備的,就是信心經驗的真實性;我們每個信主的人都曾有過一些屬靈的經驗、就如信主前後的分別,就是一些不容否定的經驗。這信心的經驗不單是個人的,而且是團體的;單有經驗而沒有客觀的支持, 力度是不夠的。信徒說禱告蒙允、信佛的說他們拜黃大仙也靈驗了,問題是黃大仙有無歷史的證據、有否其人其事?而信徒所信的神又是否真實存在?今日我們所受許多無謂的困擾,可能是因我們對信仰沒有真正瞭解。

 

第三方面就是要存一無虧的良心(彼前3:16),彼得前書時常重複一點:就是叫我們不要因為行惡而給人有把柄、更不要因行惡而受苦;有時我們會因著疏忽、軟弱、跌倒而給人有攻擊的把柄。在婚姻生活上,私人生活上的錯失,也會成為人嘲笑、譏諷的話柄。令你無地自容、無言以對。所以在整個面對攻擊的過程之中,總要存一無虧的良心,求神額外保守我們在此時代裏過一聖潔的生活,這是絕對的必要。

 

第四方面,彼得教導我們存一受苦的心志(彼前四1),意謂我們身為基督徒的,應當心裏有準備,願付代價,為主受苦(西一24),保羅也有同樣的經驗:我們受苦並不加增主耶穌救贖的完備。今日的菲律賓,每年受苦節的時候,都有人自願釘在十字架上隨處遊行、有些教會甚至以此為贖罪之舉。然而,耶穌贖罪之功經已告成,毋須我們再行加添些甚麼,我們所行的乃是「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」,這是說基督身體的患難;就是在這地上建立教會所受的阻力,與及成就神工所遭到的抗拒。在世上要完成神的旨意,這種患難乃是每一個屬神的兒女所要承擔的,我們雖然禱告說:「願你的國降臨、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」但往往有來自魔鬼的阻力、人愈想為主而活,祂就愈發為難,愈把苦頭給你吃,叫你見難思退。最近,我認識一個基督徒回大陸做生意,做了兩年也一直無甚起色,別人一幹就甚蓬勃,只是他就虧蝕,後來才發現這位弟兄因著對信仰認真的緣故而絕不肯走後門,不想用人的方法甚至非法的方法去幫自己成功,他說經已立定志向付這代價。今日,我們有否像這弟兄那樣有受苦的心志?許多時候,我們希望他日可以上天堂,今日又可以賺大錢,凡事亨通,如此福音,誰不欽羨?但主耶穌說:「背起你的十架來跟從我!」

 

第五方面彼得教導我們在苦難裏頭要信靠交託(彼前四517-19)。在苦難裏頭,神的能力足以保守我們,不叫我們懾於魔鬼的勢力。主耶穌也曾對門徒說過:「魔鬼會用篩來篩你們」,魔鬼最知道你的軟弱和畏懼的是甚麼?每次被篩的時候,我們都很害怕會羞辱主名,但主卻應許保守我們,不叫我們失去信心。 有一次,一位牧師乘火車的時候見到一個年青人,年青人坦然告訴牧師,他即將放棄自己的信仰,他埋怨說苦楚太多,沒有人諒解他;朋友也離棄他,他甚至不能堅持多一天。牧師說:且看我手中的小刀、我要將它立在聖經上。牧師就用手握小刀將之立在聖經上,並說:「小刀不能自立於聖經上,只要用手持著它,無論火車多震盪,它依然可直立於聖經之上。」所以我們不能單憑己力去抵擋魔鬼的攻勢,若要在苦難中站立得穩,我們必須倚靠神能力的保守,全然的交託;相信祂公義的審判,有一天會處理一些我們解釋不到的經歷和冤屈。我們記得舊約時代,神會藉一些外邦人叫以色列人吃了不少苦頭,神的審判臨到,必然會向這些曾佔以色列人便宜的外邦人討公道。彼前四19節告訴我們:「所以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為善,將自己靈魂交與那信實的造化之主。」當我們陷在水深火熱,信心動搖的景況中,願全能全知的神看顧你,保守你,賜你平安!


講員: 許道良牧師




版權聲明
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,全文未經講者過目,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