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进入以弗所书第四章到第六章。这三章刚好把前面有关荣耀教会的描述应用在生活里面,所以学者认为,第一到第三章是神为我们的工作,第四到第六章就讲我们应该怎样为神来工作。前面三章是教义和理论上的神学基础,后面三章是我们该如何回应和落实这些教导。我引用过一位学者说:“上帝呼召我们跟耶稣基督一起同坐(sitting)”但下面就说怎样一起同行(doing)。有一个词贯穿以弗所书,中文大概翻译成“行事”或“行事为人”,保罗在以弗所书用这个词用了七次,前面两章出现两次,“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”(弗二2上),“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”(弗二10下),但第四章开始到第五章,总共一连用了五次:“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”(弗四1下),“你们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。”(弗四17下),“也要凭爱心行事”(弗五2上),“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。”(弗五8下),“你们要谨慎行事”(弗五15)。后面三章圣经有五次出现行事为人,更加强调后面怎样应用荣耀的教会观。今晚是第一堂是应用的部分。
一、合一的态度(四1-3)
保罗在第三章在第一章里讲过他是为主被囚的人。他凭着这样跟他们的关系劝告他们。这也是牧者最能做的,带着父母心肠劝告他们。劝告你的生活应该跟所领受的耶稣基督的福音是相称的,不能将你的信仰和生活是分割的,不能星期天的样子和星期一到五在社会和家庭是另外一个样子。行事为人应该与蒙召的恩相称。这是一个大前提,如果你不接受这个大前提,下面讲基督徒的生活和合一,对你完全没有意义。
接着保罗提出五个生命的素质。“凡事谦虚、温柔、忍耐”(弗四2上),保罗时代有身份的人讲力量权威能力,但保罗和耶稣基督的教导很不同:做领袖的和活出信仰的要凡事谦虚。这是传道人一定要的生命素质。当我是中学生参加夏令会,结尾有我不认识的一位同学站起来讲认罪的见证。他积极服侍,认真追求,所以心里很看不起其他不追求长进的弟兄姐妹。他形容自己是“属灵的骄傲”,觉得比其他弟兄姐妹更好,但他终于明白,这个世界上没有东西叫属灵的骄傲,因为如果真正属灵,就不会骄傲。骄傲的话,就不是属灵。谦卑就是让上帝做主,放下自己;而骄傲是;自我膨胀,不愿意听耶稣基督。所以真正的属灵人是没有自己,而是让耶稣居首位。我欣赏这位弟兄的坦诚。自我很强、主观很强、坚持己见的人,很难做属灵人。保罗提出属灵生命第一个要素是谦虚。
第二个是温柔,温柔很容易被误解为没主见。刚好相反,温柔的人控制自己情绪和反应。一个定义是为了上帝的缘故,愿意主动放下应该有的权利。不是争取自己赢得的,但为了上帝和教会合一缘放下自己应该的权利。耶稣说,我是柔和谦卑。为了神,放下自己应得的。
第三是忍耐,好像是强忍让你不舒服的。林前十三章讲爱是恒久忍耐。有的英文圣经直接翻译:love is long suffer,爱是长期的受苦。这是忍耐基本的意思。在一次婚礼里,我说你们进入长期受苦的状态。我想应该没有人在婚礼里喜欢听这样的话,但我再问:在真正的爱里,有哪一种的爱不是长期受苦?父母对孩子,老师对学生,长辈对晚辈,牧者对会众,有哪一种真正的爱不是长期受苦呢?这正是今天我们要听的信息,我们说“爱”是我喜欢不喜欢,“爱一个人”是喜欢不喜欢他,但圣经的爱是要忍耐,是可以接受长期受苦。
作为蒙恩的人,应该凡事谦虚、温柔、忍耐。然后有两个实际行动:用爱心互相宽容、用和平彼此联络。必须在跟人相处里彰显出来,生命的素质难的地方是别人和环境跟你表达的相反,但你继续谦虚、温柔、忍耐,相当有挑战性。若我们每个人够诚实,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。
这五个生命素质,最后做什么?是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。这是前面五个生命素质要达成的目的,是一个目的。保罗说得很清楚,我们要竭力竭力保守圣灵已经所赐合而为一的心。原来合一不是我们制造更好的气氛和榜样,好让大家和睦相处。这个合一的主角是圣灵。原来合而为一的心已经赐给每位进到神的家的圣徒。保罗说我们竭力保持合一的心,我们都有同一个主。
没有这个五个生命的素质,我们可以破坏圣灵赐下的合一。这五个生命素质,成为合一的基础和应该有的五个态度。
二、合一的基础(四4-6)
保罗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合一的基础,这里讲到七个 “一”,保罗刻意这样来贯穿:“身体只有一个,圣灵只有一个,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。一主,一信,一洗,一神,”(弗四4-6上)讲到一神的时候,有四个片语来形容:“就是众人的父,超乎众人之上,贯乎众人之中,也住在众人之内。”(弗四6)神学角度上,这是上帝的超越性(transcendent)和内蕴性(immenent)。上帝是超越的,根据上下文,但也住在众人(教会)中。有释经家把这个七个一分成三个小组,本于一:一个身体、一位圣灵、一个盼望。“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。”(弗四4下)得救后,我们的人生和方向不一样。所以本于一是一个教会。
第二就是把这些归纳一起的基于一:一主、一信、一洗。合一是有界限的,不能为了合一就妥协任何东西。一主是指主耶稣。一洗是具体表现信仰行动。进入神的国度里是,一主、一信、一,继续在神国度里成长是圣餐。所以这里特别提到的是基于一个信仰。
合一要留意,不能为了合一而合一,而是因为同一个信仰而合一。另一方面,基督徒也必须要在同一个信仰下合而为一。最近有的香港教会提出黄色圈的教会,蓝色圈的教会。我明白这是权宜之计,可能是没办法大家相处之下一个可能的妥协方法。但这个绝对不是圣经教导。如果我们弟兄姐妹在这七个一里相同的话,我们就不可以单单因为政见不同就不合一。这不是听圣经教导!圣经教导我们,在七个一若相同,圣灵已经让我们合一,若你不愿意,就是破坏合一。保罗说我们竭力保守圣灵所赐的合而为一的心。很坦白说,我觉得很艰难,若跟很多不同的人合一,很艰难。但圣经教导,如果七个一是相同的话,我们要学习这个艰难的功课。
三、合一的途径(四7-16)
这段将合一的途径,有五个应该有的态度,七个应该有的基础。然后说到合一的途径。
3.1. 合一的媒介 – 牧养教会的领袖(四7-12)
3.2. 合一的结果 – 长大长熟的会众(四13-16)
神赐下一群牧者是教导神话语的人,为了要成全圣徒,各尽其职,建立基督的身体。这一群圣徒要在真道上长大成人。成大长熟的教会有两个反面和正面的结果。
3.2.1. 从反面看:不再作小孩子
“不再作小孩子”(弗四14上),是说小孩子另一方面:“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,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,飘来飘去,就随从各样的异端”(弗四14下)如果你留意中国教会的发展,这个是何等严重的缺口,中国教会的增长远远超过牧者,有很多牧者可能负责好几个堂会,所以异端邪教横行。有没有听过哭重生派?灵灵教?冷水教?三班仆人?都是国产并很离谱的异端。这些异端,最大和最有破坏力的就是东方闪电,每一个异端都有几十万信众以上。先有教导神话语的领袖,然后教会才能长大成熟,不再做小孩子。教会的牧者有责任带领会众在真理上有成长。
3.2.2.从正面看:在彼此的爱中建立教会
“惟用爱心说诚实话,”(弗四15),“诚实话”或作“真理”更贴切,这是荣耀教会的另一个写照。上帝把这些有恩赐的领袖,赐给教会和会众,让他们学习神的真道,继续成长。今天当然我们学习神的话语,除了牧者教导,自己努力进修也是重要的一环。在神荣耀教会的设计里,预备了一群教导神话语的领袖,带领会众,长大成熟,成为一个合一的教会。
你怎样看教会牧人,很决定教会能不能发展。这似乎是很敏感尴尬的题目,因为很多很多的华人教会,都是牧者和会众之间有摩擦。正因为如此,我希望上帝感动你的心,为了神的缘故,跟牧者和教导神话语的人活出和平的相处。但神所拣选的牧者和教会的领袖,更加要小心谨慎行事。你要求会众听你,你更加要活出这章经文的开头:凡事谦虚、温柔、忍耐,用爱心互相宽容,用和平彼此联络。你有生命的素质,你才能讲上帝给你的托付。在神的家里,不是高举权威,在神的家里,是高举谦虚、温柔、忍耐。在神的家里,不是高举权杖,而是高举洗脚的毛巾。这是耶稣留给我们的榜样。传道身份最珍贵的地方,是上帝的恩典拣选,不是什么才能。所以我们存着这样的态度,这样的生命榜样,我们才能建立教会。
有一次我在一间神学院做客席讲师,一位快毕业的姐妹问:“牧师你这么有经验,你都说牧会这么艰难,那么我们怎么办呢?”是,很艰难,台上讲道,下面有人马上查考你说的对不对,甚至网上听什么道都可以,所以教会很多教导工作都外判(外包)。教会更新运动今年发布的报告,跟五年的教会整体少了11-12%,教会主日学也少了很多,因为外面有很多课程可以参加,教会教导不够好。若其他机构协助教会,而不是取代教会,教会主日学应该越来越蓬勃,其他机构和神学院应该是越来越帮助教会成长,而不是取代他们。“我为你们刚毕业的神学生担心。但有一件事,你们在会众中可以做到的,是所有名牧和网上厉害课程都做不到的。就是在他们当中活出敬虔的榜样,不一定要比他们厉害,但一定要愿意活出敬虔的榜样。他们看到领受你的教导,这就是教会。”如果你不能有敬虔,那么就不要做传道。不是你做的很成功完美,但你愿意学习过敬虔的生活,让人看到你从里到外的敬虔。这是今天教会牧者和领袖最缺乏的是生命的素质。凡事谦虚、温柔、忍耐。当然这是给所有信徒,更何况给教会领袖。
我想以一个见证来结束今天的信息。几年前我在培灵会担任讲员时,早上讲完后很一位走过来问“你是不是文池哥哥?”几十年都没有人这么叫我。原来他是我在读预科时,是我补习的一位学生,当时读初一,我几十年没见过她。看到他我很开心,勾起一些往事。
她当年住在观塘鸡寮(现在的翠屏邨),父母有一个儿子,五个女儿,她是大女儿。其实我是帮大儿子补习,但跟哥哥同班的妹妹也坐在旁边补习,因为哥哥读书差被留级。大女儿很认真读书,哥哥打瞌睡。父母都很勤力存了一笔钱。差不多补习完的时候,母亲跟我说:“虽然我读书不多,但我知道你将要读大学,我也知道我儿子念不上去,所以我想供你的学业,你想读什么,去哪里读都没问题。我们夫妻全数支持你。”我开心的不得了,我只是补习他们孩子大半年,她要我回去想想,下星期告诉她。我初三时已经决定读神学,下星期我跟她说:“我想读神学。”我看着这位母亲的面色从宽容慢慢变成严肃,然后说一句我到今天还记得:“你读什么都可以,我都支持你,除了读神学。”我估计她觉得读神学都没有什么出息,所以不支持。我接受她的好意,我继续读神学做传道,他们住的鸡寮被拆,我跟他们失去联系。
我问她:“我很挂念妳母亲,她现在怎样呢?”“因为她糖尿太高,在医院截肢了”后来我去探望她,她还是很精神并认得我,我慢慢地分享福音,她竟然接受和信主,后来她来教会,我帮她洗礼,她先生也同样信主和接受洗礼。我心里高兴的不得了。
走事奉神的路,世人可能认为没出息,甚至我们心里觉得好大牺牲:我原本是医生,我原本是会计师,大好前途,我看到教会的传道人好惨。荣辱共存的教会,荣辱共存的神的工人。在上帝的呼召里,他设计荣耀教会,竟然拣选一群软弱的罪人,保罗说:“我比众圣徒最小的还小”神竟然拣选我成为教会的领袖,这是神的恩典。我们行事为人更要跟所蒙的恩相称。
这篇信息我总结一句:教会要健康,过一个荣耀的教会生活,必须要放在对的位置。有谦卑、温柔、忍耐等等素质的领导,愿意用牧者心肠建立教会,弟兄姐妹愿意跟从配合牧者的带领,我们必定在这个时代中活出荣耀的教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