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文:马太福音(五1-3)
“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,就上了山,既已坐下,门徒到他跟前来。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:虚心的人有福了,因为天国是他们的。”马太福音是讲耶稣基督是王,不是戴金冠冕,是戴荆棘的冠冕;他的国不是属于这世界的,他的国在人心中。耶稣来是要拯救人脱离罪恶,塑造人的生命更像主;他是一位这样的君主来到世上,以神的形像出现,是建立他的王国,这登山宝训就是耶稣基督的大宪法。神要求他的子民,一定要有这属灵生命的质素。我们思想八福中的八种属灵美德,耶稣看重一个人,然后才着重他的事奉;这两样的次序是非常重要的,事奉是属灵生命中一种自然的流露。你哪一种生命,就会流露出一种甚么的事奉;所以耶稣在他天国的大宪法里,他盼望他的子民,有怎样属灵生命的质素。这八福描写出八种美德,称为基督徒生命基本的质素,并不是说,有特别的追求,才能得着这八福;不是如此,耶稣提出的生命质素,就是人信主之后就应该追求有这八种的属灵境况。这八种的美德,构成一个信徒应有的品格,是不能分割的整体;加拉太书所说的属灵果子,是一个果子里所含有九种不同的表现。所以基督徒属灵的生命,是有这八福里的八德;是我们的特点,是与世界的价值观,道德标准不同的。这些的美德,放在不信主的人面前,他们是不会认同的。虚心就是灵里贫穷的人,今日我们建立自我形像,自己的自尊;在追求欢乐的时代里,你如何告诉别人,哀恸的人是有福的,世人是不能接纳的。你讲温柔的时候,别人认为这是女性的性格;我们要讲活力,喜欢粗豪的形像。人的道德标准,与圣经的道德标准相差太远了!我们要留意这八德,耶稣所说:我们属灵生命的质素,与世人的价值,道德观不同;正因这缘故,我们就能进入世界去成为光与盐。如果我们的道德、价值观与世人一样,我们怎能进入世界成为光与盐呢?世界是黑暗的,我们需要带着这八种美德,进入去成为光与盐。究竟耶稣所说的福:是怎样的福呢?有人认为耶稣所的八福,就是八种情况,导致你得着快乐;我们相信耶稣这里所讲的,不是快乐的感觉。世人看享福,是物质享受带来愉快的感觉,耶稣并非说,你有了这八种的美德,你就一生能有愉快的感觉;人认为物质的追求,是愉快享受带来的愉快感觉,这是短暂不可靠的。耶稣所说的福气,亦不是我们认为有健康的家庭,稳定的事业或社会安定;是舒畅的感觉,是受着环境所支配的,随时会失去。耶稣应许给我们的福气,不是主观的感觉,而是客观的。神对拥有这些美德,能够活在这属灵情况里的人,是客观的评价,神认为你是有福的,神就将他的福气赐给你,是甚么福气呢?看八福就清楚知道,你也可得着。神的国,可得安慰,能够承受地土,得饱足,能蒙怜悯,又得见神,可被称为神的儿子;有神同在看顾,这就是基浚徒最大的福气。这福气未必是世人所说的一帆风顺,无痛苦,无困难;你看八福中的美德,有几样是牵涉受苦的。世人不能接受耶稣这种的道德观,价值观就是这样。神与我们同在,有内心的平静安稳,有真正喜乐,是环境不能支配或改变的;是在内心的深处,好像但以理的三个朋友,虽然被扔在火窑里,随时有丧失生命的危险;但他们内心有绝对平静安稳,因为主与他们同行。好像但以理在狮子坑内一样,他为主受苦,是何等有福气。保羉和西拉一样是有福的,因为他们能为爱他们的主受逼迫,他们的心灵是不受环境支配。虽然神要他们落在这痛苦环境中,有主同在和看顾,他们是蒙福的!耶稣在这里说的福气,不是主观快乐的感觉,不是环境能够改变,人所谓的幸福;乃是神客观的宣称。在这种属灵境况的人,神认为他是有福气的。我们明白了耶稣说的福之后,我们要看第一种有福的人,就是虚心的人,我们从三面探讨这个“虚心”。首先要思想“虚心的意义”,然后思想“虚心如何成基督徒生命成长的途径”,第三方面是“如何操练我们的虚心。”